九福晋闹和离日常(清穿) 第16节
  屋里所有大臣都看向四贝勒,不敢说话。
  这时,九阿哥突然起身出门,过了会儿又回来,叫他们去衙门办事,别在这儿立着。
  管粮食那位也跟着出去,胤禟叫住他:“十日后如若见不到粮食……”
  “九阿哥放心,臣以项上人头担保,十日内臣一定把赈灾粮食运过来。”
  胤禟叫他出去。
  “你有什么法子?”胤禛问。
  胤禟嘴角翘起:“我还纳闷四哥刚才不阻止我,您怎知我有法子?”
  “别说废话,你直说吧。”
  “好吧,我没有法子,不过我福晋有。”
  刚才胤禟出门去找刘山,刘山说要是急要,第二批粮食三天之后就能调运到山东补充上。
  胤禛想起九弟之前问他要人给粮铺站岗,他忙,也没来得及细问,这时候听九弟说起,他连忙追问:“九弟妹手下的粮铺能调来足够赈灾的粮食?”
  大话都到嘴边,胤禟又咽回去:“那肯定不能,不过只是应急,找同行凑一凑,应该能凑到吧。”
  这话让胤禛刚放下的心又悬起来,再往下追问胤禟就说不知。
  胤禟也不在乎面子,直接道:“粮铺是我家福晋的嫁妆,我怎么好打听这些?况且,就算我打听人家也不告诉我。”
  胤禛瞪他一眼,照他看,九弟比八弟还不如,哪里像能当家做主的主子爷。
  胤禟不靠谱,刘山还是靠谱的,粮食源源不断送进山东,缓解了缺粮的燃眉之急,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
  表面上看起来顺利,底下的斗争血腥并不鲜见。
  因为人手不够,叶菁菁手下的侍卫头子叶淮南下护送粮食去山东,水路上拦路的水匪杀了不知多少。
  四贝勒身边的侍卫跟去帮把手,这些出身八旗的侍卫跟叶淮领着的侍卫比起来简直是少爷公子,头一回见到杀人如麻的场景,有好几人受不了趴船边呕吐。
  “兄弟,你们九皇子府的侍卫也太猛了吧,你是哪支旗出来的?兄弟我是正白旗的。”
  叶淮都未施舍给他们一个眼神,挎着刀去船尾巡逻。
  “伤亡情况如何?”
  “咱们准备的周全,没有死亡,只二队有两个兄弟轻伤,三队有一个兄弟重伤。重伤那个刚止住血缝合好伤口,等明儿一早到山东送到张大夫那儿,这条命应该能捡回来。”
  “叫他好好养着,要是养不回来,回头我跟主子求个恩典,送他去铺子里当掌柜。”
  报告的那人笑道:“咱们福利好,受伤了都可着好药用,指定能养回来。”
  叶淮领着的这群杀人如麻的侍卫都是叶菁菁花大价钱培养出来的,不仅请江湖名师教他们杀人技,还请大夫教他们如何处理外伤,还花钱收集现有的药方叫大夫改进给叶淮他们提供最好的伤药,药虽贵,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
  不得不说,叶菁菁这一套培养法子很好用。
  胤禛的侍卫里有明眼人,叶淮领着的这只护卫有多厉害他们都看在眼里,回去后跟主子汇报,主子也惊了。
  胤禛追问:“你说是九福晋的人?”
  “没错,奴才跟领头的那个套话,他只说是因为九福晋做南北生意路上常碰到水匪,就养着他们干活。”
  说真心话,南来北往做大生意的富商,当官的大臣,哪家都会养几个武艺高强的护卫,但是像九福晋手下这么强这么有纪律的他们还是头一次见。
  胤禛再次对这位九弟妹刮目相看,九弟到底知不知道他福晋是什么样的?
  还有,董鄂氏齐世都这般培养家里的女儿的?还有彭春的女儿,三福晋也这般厉害?
  董鄂氏家如果知道胤禛的追问,肯定立刻跟他解释:不是不是,只有菁菁这个爱折腾的才会这般,他们董鄂氏家族的其他女儿跟其他八旗贵女都一样。
  到了山东,叶淮把受伤的侍卫送到张大夫处,刘山也在这里。
  “这次动作太大,主子只怕要引人注意了。”明面上不说,暗地里的关注少不了。
  叶淮自己找了个地儿坐下:“没事,我带人出京的时候主子就说了,在上面人眼里咱们都一清二楚,藏没必要,该出手就要出手。”
  张春秋轻哼:“怕什么,主子做的都是好事,难道皇帝老儿还要找主子麻烦不成?”
  “要说养护卫,内城谁家没养?他们养的护卫太烂比不过叶淮那是他们的问题,难道叶淮厉害还是咱们的错?”
  叶淮不为这些担心,他相信主子能护住他们。
  叶淮领着人押粮进山东,暗中使绊子的人知道大势已去,纷纷罢手龟缩。
  他们罢手,胤禛和胤禟却不罢手,即使没有证据抓不住背后的人,明面上那几个大臣一个都跑不了,罢官的罢官,砍头的砍头。
  本来顺顺利利地赈灾,最后因为九皇子多管闲事惹出许多事来,赈灾的大臣里也不是没人怨恨。
  月底,山东赈灾结束,胤禛等人回京头一天,京城突然流传起九皇子大骂衍圣公后人,抢夺孔家土地之事,一时间写折子攻讦九皇子的大臣,茶楼里大骂九皇子不尊孔圣人的读书人,简直把九皇子当做大奸大恶之徒批判,一句都不提他在山东赈灾取得的功绩。
  九皇子府下人忧心忡忡,有些内务府出来的奴才觉得在九皇子府没前途,甚至找关系想换个差事。
  叶菁菁也不拦着,跟慧心说:“不管谁走咱们都不拦,给你塞好处的你都收着,就当主子我提前给你发的年终奖。”
  晴云插话:“主子,我这儿也有人送好处。”
  “都收都收,别客气。”
  “哈哈,尊主子令。”
  第12章
  奉旨赈灾的大臣回京那一天,一行人上午刚到正阳门外,梁九功就在门口候着了。
  胤禛等人吃惊,梁九功是皇阿玛身边最得力的太监,怎么会来城门口迎接他们?
  “奴才给众位阿哥请安,皇上口谕:阿哥及诸位大臣赈灾都辛苦了,今儿都回家歇着,明日一早再去养心殿汇报差事。”
  梁九功传完口谕,又笑着单独对胤禟道:“皇上有话单独对九阿哥说。皇上说,办差事重要,读书明理也重要,特叫秦道然住进九皇子府,便于教导九皇子读书,明儿九皇子就别进宫了,安心在家读书吧。”
  胤禟拱手:“请粱公公帮忙回句话,就说儿臣知道了。”
  正阳门外众多围观之人见九皇子被单独对待,有好事的读书人哈哈大笑,说:“皇上做得对,读书明理,九皇子确实该多读书。”
  也有人小声替九皇子不平,九皇子为民保土地,明明做的是天大的好事,该褒奖才是。
  普通升斗小民说不过这些读书人,只能暗中希望皇上别惩罚九皇子,像九皇子这种关心小民的皇子太少了。
  梁九功办完差事就走了,胤禛环视四周围着的人,近身对胤禟道:“九弟先回府歇着,皇阿玛那里自有我去说。”
  胤俄愤愤不平:“九哥放心,谁敢说你不好,回头我就去砸他家的门。”
  胤祉:“虽不知谁把消息透出去,但这事儿说到底是九弟嘴上没把门说错话,皇阿玛只叫九弟在家读书,算是轻判了,十弟别生事,事情闹大难收场,对九弟反而不好。”
  胤禟根本不搭理胤祉,翻身上马:“四哥,十弟,众位大人,爷就先走了。”
  胤祉无奈地看向胤禛:“九弟得脾气,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说。”
  胤禛嘴角勾了勾,也不接话。
  胤禟驱马进城,叶淮等九皇子府的侍卫立刻跟上。一行人不过几十骑,这些侍卫身上的肃杀之气,倒比京城里其他王公贵族家养的侍卫还强横数倍。
  今儿休沐,来看热闹的不仅是普通百姓,还有些好事的二代子弟,只是他们不敢露头凑近了围观,只敢在城门口附近的酒楼上偷看。
  “我记得九阿哥外家只是个佐领,他们家能养出这般厉害的侍卫?”
  阿哥们出宫建府,内务府配的侍卫什么样大家都知道,再没见识的都不会把九皇子身边的侍卫和内务府配的侍卫联系到一块儿,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些侍卫是九阿哥外家单独给培养的。
  在场有出身镶黄旗的纨绔子弟,他和九阿哥外家相熟,忙道:“那不可能,九阿哥外家身份不高,原是正黄旗包衣,宜妃受封后才抬的镶黄旗,他们家没那个家底替九阿哥培养侍卫。”
  看看九阿哥身边的侍卫,一个个身高体壮,身上穿的戴的看着颜色常见,料子却都是好料子,要养出这么一支侍卫来,就算只有二三十人,一年没有几千两银子根本打不住,有宜妃补贴也养不起。
  宜妃再受宠,皇上平日里赏赐除了穿的用的,多是些只能供起来的赏玩之物,现银子除了每年固定的几百两份例银子,再加上逢年过节赏赐,一年到手的显现银约莫也能估个大概的数目。
  “那真是奇了怪了,九阿哥身边的这些侍卫从哪儿来的?”
  有个董鄂氏旁枝的纨绔子弟,装模作样地学着文人雅士扇扇子:“你们还忘了一个人,九福晋呐。”
  “你什么意思?”
  “呵呵,九阿哥的福晋董鄂氏,在家做姑奶奶的时候在族里就有财神姑奶奶的诨号,听说出嫁时的嫁妆,明面上就比太子妃少两台。”
  这话说的只是明面上,暗地里董鄂家给添了多少嫁妆就不知道了。
  “再说练兵,董鄂齐世家往上数几代都是武将,董鄂齐世自己就是都统。手里有钱有人,帮女儿培养一队侍卫不过是捎带手的事。”
  “董鄂家允许闺女养侍卫?”旁人不相信。
  “他们家就一个闺女,从小就宠,董鄂齐世以前去南边办差,他家大儿子留在京城,女儿一直带在身边,那叫一个要星星不给月亮。”
  “你怎么知道?”
  “我也是董鄂氏,虽然家里不显,不才我跟董鄂氏齐世家大儿子董鄂长吉当了几年同窗。”
  “啧,照你们这般说,九阿哥沾了他媳妇儿的光?”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九阿哥福气好呀,要换成他们,有身份又不缺银子花,谁耐烦受那罪?辛辛苦苦去山东赈灾,回来还挨那些酸秀才的骂,吃饱了撑着。
  和那些自诩文人的家伙们不一样,今儿来看热闹的这些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们多是站九阿哥这边。
  “哥几个,咱们今儿凑银子去天香楼开一桌,小爷倒要看看,那些喝酒都配不上二两猪头肉的酸秀才,今儿能说出什么新花样来。”
  “那咱们走着。”
  大街上,酒楼茶肆里,九阿哥似乎成了所有人读书人嘴里的罪人,到处可见高谈阔论的读书人,围观的普通百姓却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般群情激愤。
  紫禁城脚下的老百姓那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百姓,土地,兼并,只这两个词就让他们的神经高度敏感。
  孔家这一代的衍圣公孔毓圻打扮低调地走在大街上,从这些流言蜚语中穿过,他感觉内心越来越沉重。
  “老爷,快午时了,咱们找个地儿用饭还是家去?”
  孔毓圻皱着眉头没说话,只指了下回去的方向。
  如今这个时候,他真没胃口吃饭。
  身边伺候的人道:“老爷,天下读书人都站咱们孔家这边,您不必太过忧心。”
  “唉,你不懂。”
  “老爷,今儿上午皇上还叫身边大太监传话给九阿哥叫他闭门读书,还叫九阿哥明日不必进宫,这就是表明态度,皇上还是尊着咱们孔家。”
  孔毓圻轻轻叹气,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