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卷阅读_171
将最后几个香包塞进竹箱最后一层,云梨再次说了一遍放的顺序,“上面两层是食物,记得跟官差要热水,别光吃凉的。第三层是笔墨,都是你用惯了的,最后一层是香包和布单。”
李恩白已经亲眼看过云梨给他准备的,十分充足和完善,有一些他自己都忽略的细节云梨都想到了,真的费了很多心思。
他握着云梨的说,“我知道了,别担心,回去等我,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说实话,他这次考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云梨的安危,这让他下定决心,考完试出来就去人市看一看,买几个下人,这样以后他出门也能放心一点。
云梨点头,“我知道了,你别担心了,我会注意的。”
李恩白还要叮嘱,云梨伸着脖子往考场的方向看,发现人群有移动的迹象,赶紧催促他去排队,“恩哥恩哥,开始放人了,你快去排队!”
李恩白也知道先排队进去的重要性,越靠后位置越偏,越有可能被安排在茅厕附近,上一次考试他一出考场就听到人说最后进考场的几个人都被安排在茅厕附近的考舍,整整五天都被臭味包围。
他想想都觉得受不了,于是也不敢耽搁,赶紧去排队,云梨没有跟着往前挤,而是站在马车旁边看着,李恩白的身高在这边算是高的,站在人群里,也能冒出一点头来,云梨倒是能轻易的找到他。
后来人越来越多,他就看不到了,于是上了马车等着,等所有的考生都进了考场,他才松开一直紧紧握着的手指,“刘叔,回去吧。”
“好嘞,李夫郎您坐好了!”刘家的车夫驾着马车回到住处。
轮到李恩白进场的时候,前边只进去了二十几个人,他在心里算了算,应该不会排到最后,紧张的心情也就放松下来,因为他这次带的东西较多,小吏们检查的时间就略微长一些,但也很快就过了。
和前面的几名考生一起,在官兵的引领下到了考舍,李恩白分到的考舍靠近顶头,考舍虽然看上去比上次的要干净和新一些,但照样很狭窄。
李恩白依然是打算睡对角线,这样还能睡的舒展一些,他将放在一边卷着的席子铺在地上,然后把放在考案上的褥子和被子都铺在上面,白天答题的时候他是不会铺自己带的布单的,晚上才会铺。
笔墨拿出来准备好,等着发放考卷。可能是和云梨待久了,也学会了云梨干家务活的利索劲儿,等李恩白都铺好、弄好,找到了最舒服的坐姿和位置,和他一起进来的考生们还在哼哧哼哧的铺着褥子,那样子一看就是没干过这种活儿的。
李恩白淡定的坐着,看着他们笨手笨脚的样子,这个对比十分气人,对面的考生也看到了他那看戏一般的坐姿,脸上羞红,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感到羞愧。
对面的考生也是个年轻人,看上去至多二十三四岁,他看李恩白和他年纪差不多,但看人家驾轻就熟的样子就比自己强得多,心里想着这次回去一定要和夫人学一学铺床。
其实也不是这位考生太笨,而是因为紧张,手抖的不像话,干起活来自然就不利索,李恩白除了担心臭,对考试是一点都不担心的,自然就很从容。这位考生现在满脑子浆糊,自然不知道深想,等他冷静下来,才会知道他们之间真正的差别在哪儿。
很快,这位考生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锣鼓声响起,考场大门关闭,数百官兵开始沿着每排考舍的顶头一排一排的走过,检查着考舍内考生的状况,一旦有人露出做贼心虚的表情,官兵们就会重新检查该考生的行李。
因此这一步花了一点时间,李恩白依然从容不迫的坐在考案前,等着发卷,他对面的考生紧张的脸色刷白,浑身哆哆嗦嗦的,看上去有点像做贼心虚的害怕。李恩白正对着他,见状,不由得笑了。
那位大兄弟知道自己丢人了,自尊心也上来了,装模作样的挺直了脊背,做出一副‘老子很厉害’的样子,李恩白转过头,似乎是笑的更厉害了。
这名考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李恩白是不是在嘲笑他上面,自然而然的忽略了紧张,因此倒也没有被官兵重查。
官兵们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响起第二阵锣鼓声,这是要发卷的信号,所有人纷纷精神一震,颇有些望眼欲穿的等着发卷的小吏。
数名小吏拿着考卷一张一张的发现去,前面已经看到考卷真容的考生第一时间翻开考题,却被他考舍前守着的官兵呵斥制止。
等所有考生拿到考卷,第三声锣鼓响了,有几名小吏在考舍间跑着,“开始考试!开始考试!”
李恩白是听到开始考试的喊声之后打开了翻开了考卷,看到试题的一瞬间,他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说心里有数,但没见到题目前总会有些许担心,现在看到了,反而放松下来,一眼看过去,大多数他都有印象。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大小年,这个大小年不是指年份,而是指该年举行的科举考试试题难度有区别,有的年试题非常难,就称之为大年,这一年选出的进士会更容易受到天家的重视。
而反之,就是小年。大小年是交替出现的,上一次难了,这一次就会简单,上一次简单了,这一次就会难。说不上是为什么,但这个规律在赵匡胤之子继承大统开始逐渐形成,到当今天子登基三十年,已经非常稳定了。
所以很多自负才高八斗之人,是不会参加小年的科举的,也就让大年科举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每次考试只取前一百名,府试通过的一百人有参加院试的资格,院试前四十名为廪生,四十到六十为增生,六十一到一百为附生。
这一百名就是本地当年的全部秀才了,然后再参加乡试,难度加大,依然只取前一百名。乡试是省级考试,一个省包含的城很多,乡试前一百的每个人都称得上百里挑一。
今年的科举就是大年,和李恩白竞争的人有很大一部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大年的难度之大,哪怕是最后一名都能在小年进入前十名。这也是他在县试取得头名之后,县令十分重视的原由。
不过虽然重视他,县令却没有过早的接触他,一方面李恩白能不能考中秀才还有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李恩白的户籍在这里,早晚他们都能打上交道,没必要过早的打扰李恩白。
李恩白在草稿上快速的将自己脑中的讯息写下,然后进行整合,最后再誊写在考卷上,他那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的模样狠狠的刺激了对面的考生。
那考生也是特意参加的大年科举,对自己的学识有自信,看到李恩白的样子,不服输的心让他抛却了紧张,专注在答题上,务必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隔着宽宽的过道,那位考生却下意识的和李恩白竞争起来,虽然专注到忽略了环境的李恩白并不知道。
第103章
中午,李恩白要了一碗热水,喝着热水,吃着夫郎给他带的饼和菜,十分滋润。对面的考生看着自己被掰的细碎的馒头,一点胃口都没有,看着李恩白吃的香,心里产生了一点莫名的羡慕。
李恩白已经亲眼看过云梨给他准备的,十分充足和完善,有一些他自己都忽略的细节云梨都想到了,真的费了很多心思。
他握着云梨的说,“我知道了,别担心,回去等我,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说实话,他这次考试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云梨的安危,这让他下定决心,考完试出来就去人市看一看,买几个下人,这样以后他出门也能放心一点。
云梨点头,“我知道了,你别担心了,我会注意的。”
李恩白还要叮嘱,云梨伸着脖子往考场的方向看,发现人群有移动的迹象,赶紧催促他去排队,“恩哥恩哥,开始放人了,你快去排队!”
李恩白也知道先排队进去的重要性,越靠后位置越偏,越有可能被安排在茅厕附近,上一次考试他一出考场就听到人说最后进考场的几个人都被安排在茅厕附近的考舍,整整五天都被臭味包围。
他想想都觉得受不了,于是也不敢耽搁,赶紧去排队,云梨没有跟着往前挤,而是站在马车旁边看着,李恩白的身高在这边算是高的,站在人群里,也能冒出一点头来,云梨倒是能轻易的找到他。
后来人越来越多,他就看不到了,于是上了马车等着,等所有的考生都进了考场,他才松开一直紧紧握着的手指,“刘叔,回去吧。”
“好嘞,李夫郎您坐好了!”刘家的车夫驾着马车回到住处。
轮到李恩白进场的时候,前边只进去了二十几个人,他在心里算了算,应该不会排到最后,紧张的心情也就放松下来,因为他这次带的东西较多,小吏们检查的时间就略微长一些,但也很快就过了。
和前面的几名考生一起,在官兵的引领下到了考舍,李恩白分到的考舍靠近顶头,考舍虽然看上去比上次的要干净和新一些,但照样很狭窄。
李恩白依然是打算睡对角线,这样还能睡的舒展一些,他将放在一边卷着的席子铺在地上,然后把放在考案上的褥子和被子都铺在上面,白天答题的时候他是不会铺自己带的布单的,晚上才会铺。
笔墨拿出来准备好,等着发放考卷。可能是和云梨待久了,也学会了云梨干家务活的利索劲儿,等李恩白都铺好、弄好,找到了最舒服的坐姿和位置,和他一起进来的考生们还在哼哧哼哧的铺着褥子,那样子一看就是没干过这种活儿的。
李恩白淡定的坐着,看着他们笨手笨脚的样子,这个对比十分气人,对面的考生也看到了他那看戏一般的坐姿,脸上羞红,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感到羞愧。
对面的考生也是个年轻人,看上去至多二十三四岁,他看李恩白和他年纪差不多,但看人家驾轻就熟的样子就比自己强得多,心里想着这次回去一定要和夫人学一学铺床。
其实也不是这位考生太笨,而是因为紧张,手抖的不像话,干起活来自然就不利索,李恩白除了担心臭,对考试是一点都不担心的,自然就很从容。这位考生现在满脑子浆糊,自然不知道深想,等他冷静下来,才会知道他们之间真正的差别在哪儿。
很快,这位考生就没时间想东想西了,锣鼓声响起,考场大门关闭,数百官兵开始沿着每排考舍的顶头一排一排的走过,检查着考舍内考生的状况,一旦有人露出做贼心虚的表情,官兵们就会重新检查该考生的行李。
因此这一步花了一点时间,李恩白依然从容不迫的坐在考案前,等着发卷,他对面的考生紧张的脸色刷白,浑身哆哆嗦嗦的,看上去有点像做贼心虚的害怕。李恩白正对着他,见状,不由得笑了。
那位大兄弟知道自己丢人了,自尊心也上来了,装模作样的挺直了脊背,做出一副‘老子很厉害’的样子,李恩白转过头,似乎是笑的更厉害了。
这名考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李恩白是不是在嘲笑他上面,自然而然的忽略了紧张,因此倒也没有被官兵重查。
官兵们完成了任务,紧接着响起第二阵锣鼓声,这是要发卷的信号,所有人纷纷精神一震,颇有些望眼欲穿的等着发卷的小吏。
数名小吏拿着考卷一张一张的发现去,前面已经看到考卷真容的考生第一时间翻开考题,却被他考舍前守着的官兵呵斥制止。
等所有考生拿到考卷,第三声锣鼓响了,有几名小吏在考舍间跑着,“开始考试!开始考试!”
李恩白是听到开始考试的喊声之后打开了翻开了考卷,看到试题的一瞬间,他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虽然说心里有数,但没见到题目前总会有些许担心,现在看到了,反而放松下来,一眼看过去,大多数他都有印象。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大小年,这个大小年不是指年份,而是指该年举行的科举考试试题难度有区别,有的年试题非常难,就称之为大年,这一年选出的进士会更容易受到天家的重视。
而反之,就是小年。大小年是交替出现的,上一次难了,这一次就会简单,上一次简单了,这一次就会难。说不上是为什么,但这个规律在赵匡胤之子继承大统开始逐渐形成,到当今天子登基三十年,已经非常稳定了。
所以很多自负才高八斗之人,是不会参加小年的科举的,也就让大年科举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每次考试只取前一百名,府试通过的一百人有参加院试的资格,院试前四十名为廪生,四十到六十为增生,六十一到一百为附生。
这一百名就是本地当年的全部秀才了,然后再参加乡试,难度加大,依然只取前一百名。乡试是省级考试,一个省包含的城很多,乡试前一百的每个人都称得上百里挑一。
今年的科举就是大年,和李恩白竞争的人有很大一部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大年的难度之大,哪怕是最后一名都能在小年进入前十名。这也是他在县试取得头名之后,县令十分重视的原由。
不过虽然重视他,县令却没有过早的接触他,一方面李恩白能不能考中秀才还有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李恩白的户籍在这里,早晚他们都能打上交道,没必要过早的打扰李恩白。
李恩白在草稿上快速的将自己脑中的讯息写下,然后进行整合,最后再誊写在考卷上,他那奋笔疾书、一挥而就的模样狠狠的刺激了对面的考生。
那考生也是特意参加的大年科举,对自己的学识有自信,看到李恩白的样子,不服输的心让他抛却了紧张,专注在答题上,务必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隔着宽宽的过道,那位考生却下意识的和李恩白竞争起来,虽然专注到忽略了环境的李恩白并不知道。
第103章
中午,李恩白要了一碗热水,喝着热水,吃着夫郎给他带的饼和菜,十分滋润。对面的考生看着自己被掰的细碎的馒头,一点胃口都没有,看着李恩白吃的香,心里产生了一点莫名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