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原配逆袭手册[快穿]_分卷阅读_169
考完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发挥得比较好的学生自然高兴,发挥失常的考生肯定难过,这时候对答案就成了考生们最迫不及待的事。
不过沈容没参与到其中,因为她二哥骑着自行车来县城接她回去了。
快一个月没见到豆豆,沈容着实有点想那小不点,跟老师打过招呼后就跳上了沈老二的自行车。
沈老二不到三十岁,正值壮年,力气非常大,哪怕背后载着沈容,也把自行车蹬得风生水起。自行车的轮子转得飞快,清脆悠扬的铃声徜徉在碧绿的原野中,清凉的夏风拂面,说不出的惬意。
沈容好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她抓住自行车的横杠,看着绿油油的树木不断往后退的风景,心也跟着飞扬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自行车停在了沈家门口。
沈父、沈母和沈家大哥、嫂子以及三个小家伙都守在大门口翘首以盼。
等她一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沈母马上跑了过去,抓住她的手,把她上下好一阵打量,那个心疼啊:“哎哟,我可怜的阿容,受苦了,瘦得都只剩皮包骨了。”
“妈,瘦点好看,你太夸张了,我这是长结实了,力气都变大了。”沈容举起胳膊,往上挥了挥,然后蹲下身一把抱住眼巴巴望着她的豆豆,在空中舞了一圈,低头笑眯眯地问豆豆,“妈妈是不是很厉害?”
小孩子就喜欢玩举高高,豆豆两只眼睛发亮,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嗯,妈妈最厉害了!”
“那我们再来一次好不好?”沈容在豆豆期盼的目光中,把他托了起来,举得老高,逗得豆豆咯咯咯的直笑。
这具身体没干过什么重体力活,臂力不行,才举了两次,沈容就有点吃不消了,豆豆还一个劲儿地喊:“妈妈,举高高,举高高……”
旁边的沈老二见了,一把接过豆豆,单手就把他举了起来:“高不高?”
他身高比沈容高,胳膊也比沈容的长,自然把孩子也举得更高。
豆豆在半空中害怕得尖叫,沈母斥责了沈老二一句,沈老二赶紧把他放了下来,结果他又自动站到沈老二面前,粘着他:“舅舅,举高高,举高高……”
其余两个孩子见了,也跑过去缠着沈老二,要加入到这个游戏中。
“行,别着急啊,一个一个来,从小到大,排队来啊。”他说着先把豆豆提起来,舞了一圈,放下,又去抱大哥家的侄女,最后才是自家的皮小子。
三个孩子被逗得又是尖叫,又是放声大笑,满院子都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欢声笑语。
沈容看了一眼,摇摇头,低头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因为住的小学的教室,没有洗澡的地方,这三天,他们都只是各自拿着毛巾打点水去厕所擦了擦,但一躺回床单上,汗又冒了出来,三天下来,哪怕旁人不说,沈容自己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
“妈,我先去洗个澡。”她回屋拿上干净的衣服和毛巾,然后提了一桶冷水去了浴室,好好地把浑身搓了一遍,这才神清气爽地出来。
这会儿,太阳已经下山了,暑气渐消,两个嫂子做好了饭,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将饭菜也端上了桌,就等人齐就开饭了。
三个小萝卜头玩了一下午,肚子里的货早消化掉了,纷纷围在桌子前流口水,看到沈容,两个大的齐齐喊道:“姑姑洗完澡了,可以开饭了。”
“妈,你们先开饭吧,不用等我,我马上就好。”沈容对沈母说道。
但沈父却说:“咱们家好久没坐这么齐了,当然要等人都来了才行。你把东西放下,过来吃饭,吃完再收拾。”
沈容赶紧把换下来的衣服放在盆子,搁在院子边的水井边,先去吃饭,回头再洗。
今晚的晚饭很丰盛,玉米粥,烙的小葱面饼,西红柿鸡蛋汤,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盆土豆烧鸡。这是因为沈容回来了,沈母心疼女儿,特意杀了家里养了大半年的那只大公鸡,给沈容补身体的。
全家十口围在大圆桌上,好好地吃完了一顿饭。饭后,沈父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问出了自沈容回家他就一直想知道的事情:“你这次考……哎哟……”
他刚问出声,左脚就挨了一脚,他扭过头,生气地瞪着沈母。
沈母更生气,狠狠地剜了他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是说好不要给闺女压力,别问她考得好不好吗?这老头子还问,万一闺女考得不好,得多伤心啊。
沈容把两老的眉眼官司纳入眼底,有些好笑,放下了喝水的搪瓷缸子,看了暗暗留意着她神情的家人们,咳了一声说:“妈,爸,我这三天考……”
“阿容,豆豆一直说要去抓知了,正好,你回来了,带上他,看着孩子们,看你二哥给你一展身手。”沈二哥忽然出言打断了她的话。
沈容安静了下来,一一从亲人们的脸上扫过,看出了他们眼底的忐忑和担忧。
也是,现在高考多难啊,原主又没基础,哪怕梁老师说她成绩还不错,家里人也没抱多大希望。他们不想给她压力,怕她难过,但又担心,成绩下来,她考得不理想,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今天对她一直小心翼翼的,几乎可以说是把她当瓷娃娃看了。
“爸妈,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嘛。”沈容笑看着他们,“我这三天发挥得还不错,能写的都写了,你们就不用替我担心了。而且就算万一落榜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年再考就是。”
因为现在的录取率极低,因而考不上大学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也没人嘲笑,复读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沈母听了顿时来了精神,赞同地点了点头:“对,就是考不上也没关系,你这才第一次参加高考呢,大不了复读,明年再考就是。你小哥听说你通过了预考,非常高兴,写信回来说了,万一今年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再继续考,他供你上学。”
好像全家人都笃定她这回考不上。
沈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她干脆什么都没说,默认了他们的想法,也免得他们一直担心自己。
考完试,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这个时候考生能填两个志愿,不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那时候主要采取国家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调剂的办法,一般按分数高低先由最高档的学院录取,专业方面也会考虑学生在某方面的特长,比如学生的某一科目特别拔尖,他就很可能被该专业录取。
填报完志愿之后,就是漫长而令人焦灼的等待期。
等着高考阅卷,划定分数线,然后各校根据分数线择优录取学生,再发放通知书。
这个事急不得,只能等。沈容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天天在家做家务,陪三个孩子。
两个大的孩子可以启蒙读书了,豆豆说话还不利索,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高峰期,除了做家务,她把时间都花在了孩子们身上,陪孩子们做游戏,读书识字,学简单的算术。豆豆虽然不会这些,但他可以在一边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玩,从玩中丰富他的词汇。
时光如水,一个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渐渐的有人开始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隔了个十里八村,但凡是有人考上,就会有人艳羡地说“那谁谁谁考上了大学”。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有些坐不住了,这可是关系着他们一辈子的命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穿着干部装进城端国家饭碗,就在此一举了。
不止考生们着急,他们的家人同样坐不住。虽然知道沈容考上的几率很小,不过沈父知道这个消息后,还是一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等天麻麻亮,他谁都没惊动,悄悄起身,骑上了自行车去了镇上,找梁老师。
梁老师家就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楼里,一栋两层的楼房里,住了十几户人家,都是高中的老师。
沈父去的时候才六点,梁老师还在睡觉,就被他敲门的声音给吵醒了。
“谁啊,这么早。”梁老师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打着哈欠,趿着塑料拖鞋过来打开了门,然后就看到了满头大汗站在晨光中的沈父,揉了揉眼,吃惊地说,“老沈,这么早来找我有事吗?”
沈父搓了搓手,有些紧张地说:“也没什么,老梁,我就来问问,听说有的人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成绩是不是都出来了啊?”
梁老师马上明白了,自从恢复了高考以来,他每年都有接待不少这样的家长,没想到有一天会接到自己的老友。
“这个问题啊,我也没法给你答案。”梁老师对沈父说,“现在学生们的分数还没发到咱们学校。每个学校录取发放通知书的时间不一样,距离远近也不一样,过一阵就有消息了。你也别着急,沈容成绩不错,我看她参加高考那几天也特别沉得住气,像是干大事的,你就回去耐心地等消息吧。回头有了好消息,我亲自去你家通知你。”
梁老师这话听着好听,但其实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说。
沈父有点失望,可梁老师也说得对,不说别的,要是市里的师范院校录取了,这信走个三五天就到了。若是被省城的高校录取了,那在路上都得走个一个星期左右,若是被外省市的学校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在路上走个半个月都有可能。
所以除了等,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沈父悻悻地推着自行车回去了。到家后,这事他谁都没说,但接下来一阵子,下田干活或者去公社开会的时候,但凡听说谁谁谁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沈父总要竖起耳朵,默默留意,等听完后,他又是艳羡,又是担忧。羡慕别人的孩子有出息了,担忧自家女儿落榜了会受不了打击,搞得每次开会沈父的话都少了许多。
其他村的村支书不了解这里面的内情,问他:“老沈,你咋回事,心情不好?最近都不发言了。”
“没有的事。”沈父拿起烟抽了起来,深棕色的老脸挤在一块儿。
沈母也察觉到了沈父的反常,等他晚上睡觉不停翻身的时候,沈母忍不住踹了他一脚:“你到底在忧心什么?天天晚上都翻来覆去的,搞得床咯吱咯吱地响,吵死了。咱们家老大老二勤快不偷懒,有一把好力气,两个媳妇儿虽然有点小斤斤计较,但也还好,阿容也懂事了,知道帮家里做事,老三在部队里去年还立了功,提了干,你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沈父坐了起来,卷了一支土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我这不是担心阿容吗?她过完年那次就差点丢掉了性命,要是万一这回没考中……”
“我当是什么呢!”沈母也坐了起来,“你别瞎操心了,人家考四五次都没考上的,也没事,你就是想太多了。我看阿容都没你心慌。你怕什么,大不了就让她去复读呗,咱们家又不是出不起那点学费。”
好像也有道理,沈父不停地劝自己,考不上也没关系,阿容这才第一次参加高考呢,有多少人是第一回 就考中的?
他强自按捺着急切的心情,等啊等,等到附近几个公社都有十来个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沈容还没收到。沈父渐渐不抱希望了,他悄悄观察了一番女儿,见她倒还好,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见丝毫反常。
沈父也放下心来了,没考中就没考中吧,大不了他继续养闺女和外孙。因为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来,沈家人都默认沈容落榜了,谁都不敢在她面前提“高考”两个字,就怕戳中了她的伤心事。
等到八月中旬,沈家人都快把这件事放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载着绿色帆布邮包的邮递员进了村子里,询问:“沈容家在哪儿啊?”
他以前送信,都是送给沈父,这是第一次给沈容送信,自然不知道这号人物是谁。
在路边玩耍的大孩子把邮递员带到了沈家。
正好沈父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瞧见邮递员,马上给他打招呼:“老荀,我的信?”肯定是老三着急闺女的高考成绩,写信回来问了。
谁料邮递员却摇了摇头:“不是,是沈容的信,这是你家闺女?”
沈父激动地把锄头都丢了,兴奋地跑过去:“对,我闺女的信,哪儿来的?”
“c城。”邮递员笑道,跳下了自行车,将车子停稳,从邮包里找沈容的那封信。
听到c城两个字,沈父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下来。柯兴言那个混账东西就是c城人,希望这信不是那狗东西寄来的。
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沈父站在邮递员旁边,焦急地等着,时间都仿佛无限拉长了,几十秒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邮递员找到了信,看了一眼信上的寄信方,回头将信递给了沈父,高兴地说:“恭喜啊,沈支书,你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邮递员还有很多信件要送,道了一声喜就走了。
留下沈父一个人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捧着那封信,笑成了一个傻子,真好,他的女儿考上大学了,上了大学,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以后他闺女就是吃国家粮的城里人了,他们老沈家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晚一些回来的沈母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丈夫捧着一封信,笑得像个傻子一样。她走了过去,问他:“老三的信来了,都说了什么?你拆啊,愣着干什么?你不拆,我来拆!”
沈母识的字好少,只有几十个,可以说,信封上的字,她就认不了几个,因而也没注意到,这封信不是儿子寄回来的。
见她抢过信就要拆开,沈父急了,赶紧伸手拦住了老伴:“别拆,这不是老三的信,这是学校寄回来给阿容的,肯定是录取通知书,咱们别开,让阿容拆开。”
沈母一听,激动得眼泪都滚了出来,死死抓住沈父的手,不敢置信地问道:“真的?咱们家阿容真考中了?”
沈父指着寄信人那一栏:“看到没,寄信人是c城大学,咱们家阿容就没去过c城大学,除了录取通知书,他们还能给咱们寄什么来?”
这倒是,沈母抹了抹激动的泪水,拿着信高兴地说:“我去告诉阿容这个好消息!”
她拿着信,兴奋地跑进了院子里,刚一踏进门就乐呵呵地大声喊道:“阿容,c城大学给你寄信来了,你快出来啊!”
沈母的嗓门很大,左邻右舍都听到了。
这年月,乡下谁家出了个大学生不是一件极其轰动的事?没过多久,就有好奇的邻居来问还站在门口傻乐的沈父:“支书,你们家阿容真考上了啊?”
“这还能有假啊,c城大学都给我们家阿容寄通知书来了。”沈父乐呵呵地说道,声音亢奋又洪亮,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一样。
旁边有个念过初中的年轻人羡慕地问:“那阿容考上什么专业了?”
这可问住了沈父,他一拍脑门:“我都忘了问,我这就去问问。”
他兴奋地跑进院子,问杵在院子里的沈容母女:“阿容考上了什么专业啊?”
沈母不懂这个,看向沈容。
沈容抽出了录取通知书,这时候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红色的纸,非常简单,她大致扫了一眼内容,回答沈父:“英语专业。”
英语是这两年才渐渐进入高考的一个科目,是个新鲜的东西,除了高中生,乡下人几乎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沈父自然不懂:“这是什么?”
沈容把录取通知书放回了信封里,笑着说:“这就跟语文一样,是一门外国人说的语言。”
听起来好像很深奥,沈父其实还是不大懂,他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不妨碍他高兴,甭管什么专业,反正他闺女考上了。他对沈母说:“上回老三不是寄了一包糖回来吗?都拿出来分给大伙,喜庆喜庆!”
这种大喜事,沈母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她去把糖拿了出来,觉得糖有点少,可能不够分,又去拿了一些干花生出来,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都跟着沾沾喜气。
于是没多久,沈容考上大学的事就传遍了村子里。大家都说沈支书两口子有福气,大的两个儿子踏实勤快身体又壮,一把的力气,干农活是好手,小儿子进了部队六年了,听说还提了干,小女儿就更有出息了,竟然考上了大学。她一个小学毕业的姑娘,在家自学几个月,又去学校呆了两个月,竟然就考上了。多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大小伙子都落榜了,她竟然考上了,这姑娘可真聪明。
沈容当然没那么聪明,她不过是自己以前上过大学罢了,数理化本质的内容是不变的,现在英语才进、入高考的科目,还很简单,对后世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也就文科让人头痛了一些,因为文科教材一直在变化,而沈容报考的是理科,不用考历史、地理,难度降低了许多。
录取通知书收到没多久,所有考生的分数也由县教育局送到了下面的各乡镇中学。今年的本科线是400分,专科线是370分,他们学校总共有三个人考上了,但只有沈容一个人考上了本科,其他两个人只考上了专科。
本来梁老师以为沈容的数学成绩是各科中最好的,哪晓得分数下来,她的英语才是考得最好的,总分70分,她竟然考了69分,数学次之112,物理86,化学87,生物28,语文63,政治40,总分485分,高出了本科录取线85分。她的理科成绩都非常好,如果不是政治和语文拖了后腿,分数应该还能再高一些,超过500分没有问题。
不过平时,她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在一二十分徘徊,怎么高考的时候考这么高呢?真是奇了怪了,莫非是他们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不过沈容没参与到其中,因为她二哥骑着自行车来县城接她回去了。
快一个月没见到豆豆,沈容着实有点想那小不点,跟老师打过招呼后就跳上了沈老二的自行车。
沈老二不到三十岁,正值壮年,力气非常大,哪怕背后载着沈容,也把自行车蹬得风生水起。自行车的轮子转得飞快,清脆悠扬的铃声徜徉在碧绿的原野中,清凉的夏风拂面,说不出的惬意。
沈容好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她抓住自行车的横杠,看着绿油油的树木不断往后退的风景,心也跟着飞扬起来。
一个多小时后,自行车停在了沈家门口。
沈父、沈母和沈家大哥、嫂子以及三个小家伙都守在大门口翘首以盼。
等她一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沈母马上跑了过去,抓住她的手,把她上下好一阵打量,那个心疼啊:“哎哟,我可怜的阿容,受苦了,瘦得都只剩皮包骨了。”
“妈,瘦点好看,你太夸张了,我这是长结实了,力气都变大了。”沈容举起胳膊,往上挥了挥,然后蹲下身一把抱住眼巴巴望着她的豆豆,在空中舞了一圈,低头笑眯眯地问豆豆,“妈妈是不是很厉害?”
小孩子就喜欢玩举高高,豆豆两只眼睛发亮,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嗯,妈妈最厉害了!”
“那我们再来一次好不好?”沈容在豆豆期盼的目光中,把他托了起来,举得老高,逗得豆豆咯咯咯的直笑。
这具身体没干过什么重体力活,臂力不行,才举了两次,沈容就有点吃不消了,豆豆还一个劲儿地喊:“妈妈,举高高,举高高……”
旁边的沈老二见了,一把接过豆豆,单手就把他举了起来:“高不高?”
他身高比沈容高,胳膊也比沈容的长,自然把孩子也举得更高。
豆豆在半空中害怕得尖叫,沈母斥责了沈老二一句,沈老二赶紧把他放了下来,结果他又自动站到沈老二面前,粘着他:“舅舅,举高高,举高高……”
其余两个孩子见了,也跑过去缠着沈老二,要加入到这个游戏中。
“行,别着急啊,一个一个来,从小到大,排队来啊。”他说着先把豆豆提起来,舞了一圈,放下,又去抱大哥家的侄女,最后才是自家的皮小子。
三个孩子被逗得又是尖叫,又是放声大笑,满院子都是孩子天真无邪的欢声笑语。
沈容看了一眼,摇摇头,低头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因为住的小学的教室,没有洗澡的地方,这三天,他们都只是各自拿着毛巾打点水去厕所擦了擦,但一躺回床单上,汗又冒了出来,三天下来,哪怕旁人不说,沈容自己也觉得浑身都不舒服。
“妈,我先去洗个澡。”她回屋拿上干净的衣服和毛巾,然后提了一桶冷水去了浴室,好好地把浑身搓了一遍,这才神清气爽地出来。
这会儿,太阳已经下山了,暑气渐消,两个嫂子做好了饭,把桌子抬到院子里,将饭菜也端上了桌,就等人齐就开饭了。
三个小萝卜头玩了一下午,肚子里的货早消化掉了,纷纷围在桌子前流口水,看到沈容,两个大的齐齐喊道:“姑姑洗完澡了,可以开饭了。”
“妈,你们先开饭吧,不用等我,我马上就好。”沈容对沈母说道。
但沈父却说:“咱们家好久没坐这么齐了,当然要等人都来了才行。你把东西放下,过来吃饭,吃完再收拾。”
沈容赶紧把换下来的衣服放在盆子,搁在院子边的水井边,先去吃饭,回头再洗。
今晚的晚饭很丰盛,玉米粥,烙的小葱面饼,西红柿鸡蛋汤,凉拌黄瓜,还有一大盆土豆烧鸡。这是因为沈容回来了,沈母心疼女儿,特意杀了家里养了大半年的那只大公鸡,给沈容补身体的。
全家十口围在大圆桌上,好好地吃完了一顿饭。饭后,沈父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问出了自沈容回家他就一直想知道的事情:“你这次考……哎哟……”
他刚问出声,左脚就挨了一脚,他扭过头,生气地瞪着沈母。
沈母更生气,狠狠地剜了他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是说好不要给闺女压力,别问她考得好不好吗?这老头子还问,万一闺女考得不好,得多伤心啊。
沈容把两老的眉眼官司纳入眼底,有些好笑,放下了喝水的搪瓷缸子,看了暗暗留意着她神情的家人们,咳了一声说:“妈,爸,我这三天考……”
“阿容,豆豆一直说要去抓知了,正好,你回来了,带上他,看着孩子们,看你二哥给你一展身手。”沈二哥忽然出言打断了她的话。
沈容安静了下来,一一从亲人们的脸上扫过,看出了他们眼底的忐忑和担忧。
也是,现在高考多难啊,原主又没基础,哪怕梁老师说她成绩还不错,家里人也没抱多大希望。他们不想给她压力,怕她难过,但又担心,成绩下来,她考得不理想,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今天对她一直小心翼翼的,几乎可以说是把她当瓷娃娃看了。
“爸妈,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听我把话说完嘛。”沈容笑看着他们,“我这三天发挥得还不错,能写的都写了,你们就不用替我担心了。而且就算万一落榜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年再考就是。”
因为现在的录取率极低,因而考不上大学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也没人嘲笑,复读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沈母听了顿时来了精神,赞同地点了点头:“对,就是考不上也没关系,你这才第一次参加高考呢,大不了复读,明年再考就是。你小哥听说你通过了预考,非常高兴,写信回来说了,万一今年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再继续考,他供你上学。”
好像全家人都笃定她这回考不上。
沈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她干脆什么都没说,默认了他们的想法,也免得他们一直担心自己。
考完试,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这个时候考生能填两个志愿,不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那时候主要采取国家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调剂的办法,一般按分数高低先由最高档的学院录取,专业方面也会考虑学生在某方面的特长,比如学生的某一科目特别拔尖,他就很可能被该专业录取。
填报完志愿之后,就是漫长而令人焦灼的等待期。
等着高考阅卷,划定分数线,然后各校根据分数线择优录取学生,再发放通知书。
这个事急不得,只能等。沈容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天天在家做家务,陪三个孩子。
两个大的孩子可以启蒙读书了,豆豆说话还不利索,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高峰期,除了做家务,她把时间都花在了孩子们身上,陪孩子们做游戏,读书识字,学简单的算术。豆豆虽然不会这些,但他可以在一边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玩,从玩中丰富他的词汇。
时光如水,一个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渐渐的有人开始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隔了个十里八村,但凡是有人考上,就会有人艳羡地说“那谁谁谁考上了大学”。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有些坐不住了,这可是关系着他们一辈子的命运,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穿着干部装进城端国家饭碗,就在此一举了。
不止考生们着急,他们的家人同样坐不住。虽然知道沈容考上的几率很小,不过沈父知道这个消息后,还是一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等天麻麻亮,他谁都没惊动,悄悄起身,骑上了自行车去了镇上,找梁老师。
梁老师家就住在学校的职工宿舍楼里,一栋两层的楼房里,住了十几户人家,都是高中的老师。
沈父去的时候才六点,梁老师还在睡觉,就被他敲门的声音给吵醒了。
“谁啊,这么早。”梁老师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打着哈欠,趿着塑料拖鞋过来打开了门,然后就看到了满头大汗站在晨光中的沈父,揉了揉眼,吃惊地说,“老沈,这么早来找我有事吗?”
沈父搓了搓手,有些紧张地说:“也没什么,老梁,我就来问问,听说有的人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成绩是不是都出来了啊?”
梁老师马上明白了,自从恢复了高考以来,他每年都有接待不少这样的家长,没想到有一天会接到自己的老友。
“这个问题啊,我也没法给你答案。”梁老师对沈父说,“现在学生们的分数还没发到咱们学校。每个学校录取发放通知书的时间不一样,距离远近也不一样,过一阵就有消息了。你也别着急,沈容成绩不错,我看她参加高考那几天也特别沉得住气,像是干大事的,你就回去耐心地等消息吧。回头有了好消息,我亲自去你家通知你。”
梁老师这话听着好听,但其实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说。
沈父有点失望,可梁老师也说得对,不说别的,要是市里的师范院校录取了,这信走个三五天就到了。若是被省城的高校录取了,那在路上都得走个一个星期左右,若是被外省市的学校录取了,录取通知书在路上走个半个月都有可能。
所以除了等,他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沈父悻悻地推着自行车回去了。到家后,这事他谁都没说,但接下来一阵子,下田干活或者去公社开会的时候,但凡听说谁谁谁又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沈父总要竖起耳朵,默默留意,等听完后,他又是艳羡,又是担忧。羡慕别人的孩子有出息了,担忧自家女儿落榜了会受不了打击,搞得每次开会沈父的话都少了许多。
其他村的村支书不了解这里面的内情,问他:“老沈,你咋回事,心情不好?最近都不发言了。”
“没有的事。”沈父拿起烟抽了起来,深棕色的老脸挤在一块儿。
沈母也察觉到了沈父的反常,等他晚上睡觉不停翻身的时候,沈母忍不住踹了他一脚:“你到底在忧心什么?天天晚上都翻来覆去的,搞得床咯吱咯吱地响,吵死了。咱们家老大老二勤快不偷懒,有一把好力气,两个媳妇儿虽然有点小斤斤计较,但也还好,阿容也懂事了,知道帮家里做事,老三在部队里去年还立了功,提了干,你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沈父坐了起来,卷了一支土烟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我这不是担心阿容吗?她过完年那次就差点丢掉了性命,要是万一这回没考中……”
“我当是什么呢!”沈母也坐了起来,“你别瞎操心了,人家考四五次都没考上的,也没事,你就是想太多了。我看阿容都没你心慌。你怕什么,大不了就让她去复读呗,咱们家又不是出不起那点学费。”
好像也有道理,沈父不停地劝自己,考不上也没关系,阿容这才第一次参加高考呢,有多少人是第一回 就考中的?
他强自按捺着急切的心情,等啊等,等到附近几个公社都有十来个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沈容还没收到。沈父渐渐不抱希望了,他悄悄观察了一番女儿,见她倒还好,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见丝毫反常。
沈父也放下心来了,没考中就没考中吧,大不了他继续养闺女和外孙。因为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来,沈家人都默认沈容落榜了,谁都不敢在她面前提“高考”两个字,就怕戳中了她的伤心事。
等到八月中旬,沈家人都快把这件事放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载着绿色帆布邮包的邮递员进了村子里,询问:“沈容家在哪儿啊?”
他以前送信,都是送给沈父,这是第一次给沈容送信,自然不知道这号人物是谁。
在路边玩耍的大孩子把邮递员带到了沈家。
正好沈父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瞧见邮递员,马上给他打招呼:“老荀,我的信?”肯定是老三着急闺女的高考成绩,写信回来问了。
谁料邮递员却摇了摇头:“不是,是沈容的信,这是你家闺女?”
沈父激动地把锄头都丢了,兴奋地跑过去:“对,我闺女的信,哪儿来的?”
“c城。”邮递员笑道,跳下了自行车,将车子停稳,从邮包里找沈容的那封信。
听到c城两个字,沈父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下来。柯兴言那个混账东西就是c城人,希望这信不是那狗东西寄来的。
带着这种忐忑的心情,沈父站在邮递员旁边,焦急地等着,时间都仿佛无限拉长了,几十秒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终于,邮递员找到了信,看了一眼信上的寄信方,回头将信递给了沈父,高兴地说:“恭喜啊,沈支书,你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邮递员还有很多信件要送,道了一声喜就走了。
留下沈父一个人站在家门口,呆呆地捧着那封信,笑成了一个傻子,真好,他的女儿考上大学了,上了大学,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以后他闺女就是吃国家粮的城里人了,他们老沈家真是祖上冒青烟了!
晚一些回来的沈母走到家门口就看见自己的丈夫捧着一封信,笑得像个傻子一样。她走了过去,问他:“老三的信来了,都说了什么?你拆啊,愣着干什么?你不拆,我来拆!”
沈母识的字好少,只有几十个,可以说,信封上的字,她就认不了几个,因而也没注意到,这封信不是儿子寄回来的。
见她抢过信就要拆开,沈父急了,赶紧伸手拦住了老伴:“别拆,这不是老三的信,这是学校寄回来给阿容的,肯定是录取通知书,咱们别开,让阿容拆开。”
沈母一听,激动得眼泪都滚了出来,死死抓住沈父的手,不敢置信地问道:“真的?咱们家阿容真考中了?”
沈父指着寄信人那一栏:“看到没,寄信人是c城大学,咱们家阿容就没去过c城大学,除了录取通知书,他们还能给咱们寄什么来?”
这倒是,沈母抹了抹激动的泪水,拿着信高兴地说:“我去告诉阿容这个好消息!”
她拿着信,兴奋地跑进了院子里,刚一踏进门就乐呵呵地大声喊道:“阿容,c城大学给你寄信来了,你快出来啊!”
沈母的嗓门很大,左邻右舍都听到了。
这年月,乡下谁家出了个大学生不是一件极其轰动的事?没过多久,就有好奇的邻居来问还站在门口傻乐的沈父:“支书,你们家阿容真考上了啊?”
“这还能有假啊,c城大学都给我们家阿容寄通知书来了。”沈父乐呵呵地说道,声音亢奋又洪亮,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一样。
旁边有个念过初中的年轻人羡慕地问:“那阿容考上什么专业了?”
这可问住了沈父,他一拍脑门:“我都忘了问,我这就去问问。”
他兴奋地跑进院子,问杵在院子里的沈容母女:“阿容考上了什么专业啊?”
沈母不懂这个,看向沈容。
沈容抽出了录取通知书,这时候的录取通知书就是一张红色的纸,非常简单,她大致扫了一眼内容,回答沈父:“英语专业。”
英语是这两年才渐渐进入高考的一个科目,是个新鲜的东西,除了高中生,乡下人几乎都没听说过这东西,沈父自然不懂:“这是什么?”
沈容把录取通知书放回了信封里,笑着说:“这就跟语文一样,是一门外国人说的语言。”
听起来好像很深奥,沈父其实还是不大懂,他今天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不妨碍他高兴,甭管什么专业,反正他闺女考上了。他对沈母说:“上回老三不是寄了一包糖回来吗?都拿出来分给大伙,喜庆喜庆!”
这种大喜事,沈母自是没有不应的道理。她去把糖拿了出来,觉得糖有点少,可能不够分,又去拿了一些干花生出来,分给左邻右舍,让大家都跟着沾沾喜气。
于是没多久,沈容考上大学的事就传遍了村子里。大家都说沈支书两口子有福气,大的两个儿子踏实勤快身体又壮,一把的力气,干农活是好手,小儿子进了部队六年了,听说还提了干,小女儿就更有出息了,竟然考上了大学。她一个小学毕业的姑娘,在家自学几个月,又去学校呆了两个月,竟然就考上了。多少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的大小伙子都落榜了,她竟然考上了,这姑娘可真聪明。
沈容当然没那么聪明,她不过是自己以前上过大学罢了,数理化本质的内容是不变的,现在英语才进、入高考的科目,还很简单,对后世小学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也就文科让人头痛了一些,因为文科教材一直在变化,而沈容报考的是理科,不用考历史、地理,难度降低了许多。
录取通知书收到没多久,所有考生的分数也由县教育局送到了下面的各乡镇中学。今年的本科线是400分,专科线是370分,他们学校总共有三个人考上了,但只有沈容一个人考上了本科,其他两个人只考上了专科。
本来梁老师以为沈容的数学成绩是各科中最好的,哪晓得分数下来,她的英语才是考得最好的,总分70分,她竟然考了69分,数学次之112,物理86,化学87,生物28,语文63,政治40,总分485分,高出了本科录取线85分。她的理科成绩都非常好,如果不是政治和语文拖了后腿,分数应该还能再高一些,超过500分没有问题。
不过平时,她的英语考试成绩一直在一二十分徘徊,怎么高考的时候考这么高呢?真是奇了怪了,莫非是他们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