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12
在这个问题上,杨震给的借口很充足。如果抗联违背与美英协议,将飞机直接转交给苏联人。如果一旦被美国人和英国人发现,抗联将无法在获得更新式的美制轰炸机。这对中苏两国来说都是一个损失,尤其是苏联方面将会无法接触到美国方面最新式轰炸机技术。将研究的地点选择在中国境内,即便被美英发现了,也并非没有借口推脱。
至于p三九战斗机,抗联可以将四三年的配额全部交给苏联方面。但希望苏联方面可以用他们并喜欢,而且在苏联极寒气候之下,很难保养的美制p四零战斗机,替换这些很受苏联人欢迎的美制战斗机。
当然苏联人愿意提供自己制造的新式战斗机,抗联也是很欢迎的。甚至如果苏联方面愿意转让技术的话,以及生产上协助的话。抗联可以用美援航空用铝的定额,为苏联制造一批他们现在还顾忌不上生产的新式战斗机。
在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唇枪舌战,用杨震的话来说,中苏两党、两军友好协商之后。双方在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签订了一个备忘录,双方都承认前一段时间签订的,抗联与苏联方面航空一揽子协议继续有效。双方将在整个战争期间,将继续分享相互的航空技术。
此份协议作为不久之前,两军签署的那份协议的补充协定。根据这份备忘录,苏联人在两种新式战斗机大批量量产之后,在年底之内向抗联提供二百架拉五战斗机,一百架雅克九战斗机。至于四三年的飞机供应量,则在下半年继续进行谈判。
但苏联人以目前苏德战场消耗巨大为借口,拒绝提供雅克一型战斗机,以及美制p四零战斗机作为新式飞机量产前的过度。但考虑到抗联目前的急迫需求,苏联方面先从太平洋舰队航空兵之中,抽调出二百架最新批次生产的拉格三战斗机,转交给抗联方面。
作为一种交换手段,抗联要将四三年全部美援份额之中的美制p三九战斗机,提供给苏联方面。也就是说这款美制飞机,在途径苏联的情况之下,苏联人将直接留下来自用,不在转交给抗联。
第1818章 借窝下蛋
苏联方面同意在就近的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为抗联培训几批技术工人。但是这几批技术工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苏德战争结束之前,必须要留在苏联境内工作。以补充苏德战争巨大伤亡,带来的人力不足问题。
但这些工人在苏联工作和学习期间,所需的物资保障,由抗联自己负担。但苏联方面,并不限制抗联提供工人的人数。不过这批工人,只能在阿穆尔共青城的工厂区活动。如果擅自进入苏联指定区域之外,那么苏联人有根据苏联法律逮捕并审批他们的权利。
不过在谈判之中,苏联人并未接受抗联的“好意”,将继续按照原来的协议,而是继续坚持将原来签订协议中,作为被扣美制坦克补偿的英制坦克转交给抗联。只是在其提出提高美制坦克转交给抗联的比例之后。
苏联方面将答应,将所有的德制坦克战利品,在进行维修之后转交给抗联方面,以保证抗联在坦克数量的上需要。如果德制坦克数量无法满足抗联的需要,那么苏联方面将从英制坦克份额之中,给予抗联一定的补充。
至于杨震苏联人提供技术协助,抗联为其生产更新式战斗机的协议,苏联人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但是答应了抗联的要求,将苏联专家对美制轰炸机的研究工作放在中国境内进行,抗联可以抽调工程技术人员随同学习。
苏联方面也同意,加大对抗联留学生的接收力度。所有理工科项目,包括原来限制中国方面选派人数的高能物理等专业,将全面对中国党方面开放。只要能通过苏联的入学考试,苏联方面将会全盘接受这些留学生学习。
但所有的学费和物资需要,都由中国党自己负责。同时苏联方面也同意,在抗联承担薪金的情况之下,选派一批专家到抗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一系列专科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以弥补中国同志创办的这几所学校,师资力量现在还很不充足的现状。
不过对于苏联方面提出,在国内物资匮乏局面越来越严重,甚至基本供应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的情况之下。希望中国同志能够加大对苏联谷物以及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改变苏联目前遭遇的粮食困境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杨震在与作为赴代表团长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经过协商之后。提出将东迁的几个大学,暂时迁移到东北境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暂时合并,以保证几所大学的供应,并减轻苏联方面的粮食压力。
只要苏联人同意这几座苏联大学在东北期间,理工科将对中国学生全面招生。所有迁移到中国东北苏联大学师生的供应问题,全部由中国方面解决。同时抗联保证这些大学师生的安全,在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师生要全部返回苏联。
在几经协商之后,苏联人最终同意了这个交换的要求。但提出在这些大学返回苏联境内的时候,抗联方面不得以任何的借口,扣留任何教职人员和学生。一旦战争形势稳定下来,苏联方面将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大学迁移回苏联。
不过这几所大学在中国境内期间的中国学生,可以随同迁移回苏联继续就读。而且抗联要为所有进入中国境内苏联大学的学生,支付与在苏联境内留学生一样的学费。不过考虑到中国同志的经济承受能力,苏联人同意部分学费,可以用农产品和煤炭折价支付,不再要求中国同志全部支付现金。
这份协议在谈判的时候,过程根本就没有杨震后来说的那么温和,那些话只是一些形容词而已。整个谈判过程,可谓是剑拔弩张。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谈判,才最终完成所有的谈判。不过谈判过程虽说艰辛了一些,但是苏联方面落实的却很快。
在协议还未最后签署的时候,在杨震的坚决要求并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之下,苏联人转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战斗机,已经运到东北境内。在协议签字的头三天,所有的拉格战斗机,已经全部转交完毕。
而第一批东迁的几所大学,在协议刚进入落实的步骤,甚至东北局还未来得及准备校舍,这批基本上以苏联沦陷区迁出来的大学为主,所有师生连同教职员工中并未征兵的人,就已经抵达佳木斯。
这批大学有被包围之前,紧急被从列宁格勒出来疏散的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医学院、列宁格勒交通大学等位于列宁格勒地区的大学。以及丢失之前紧急撤离的基辅大学、白俄罗斯大学,白俄罗斯铁路与交通学院,白俄罗斯医学院、第聂伯河大学等沦陷区大学。
苏联人重视高等教育的程度,远不是中国人可以相比的。在国内物资供应匮乏,东迁的各个大学学生,虽说作为重点保障部门,但也一样遭受物资匮乏的困扰。煤炭、粮食、糖类配给数量严重不足,肉类更是难以一见。
战争爆发一年多来,虽说沦陷区的大学基本都抢救了出来。有的迁移到了中亚,有的迁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亚。但在国内整体供应局面恶劣的情况之下,这些大学师生与所有苏联国民一样,普遍都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已经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次序。
为了保证这些大学教育能够不被战争打乱,为了保证这些教授和大学生的身体和营养。苏联人最终同意了将东迁大学的一部分,迁移到物资供应保障相对稳定的中国东北继续开课。作为交换,这些大学将增加在中国招生的数量。
随着四三年苏联国内出现灾荒,供应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紧急与延安商议之后,按照东北的承受能力,苏联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迁移的部分大学之外,又紧急迁移了十六所大学进入东北作为临时的教学点。
甚至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因为战线并未远离莫斯科,而留在乌拉尔地区的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财经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也迁移到了东北。新成立的石油学院,则压根就转到哈尔滨成立。
不过尽管苏联方面接受了中国同志的好意,将一部分大学转到中国东北。但是这些大学的所有研究所,无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国内,一个也没有迁移到中国。即便是农业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国内。而且迁移到东北的大学,很多都是师范类的大学。
尽管大批的苏联师生进入东北境内,极大的加重了东北的负担。但杨震依旧认为这个协议,相比抗联向苏联方面选派留学生还是划算的。中国人的确需要航空工程等专家,但一样需要铁路和交通,电力与水利方面的专家。
对医生的需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需求。农业专家,也是一样缺乏的。只要苏联人答应将这些大学对中国人招生,那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有了借鸡下蛋的地方,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管他什么大学,只要能招收中国学生就好。不过杨震经过与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再三商议之后,还是将选派学生的重点放在几所工学院和医学院上。至于原来的一批原定于回国担任教授和讲师的原留学生,如果考上硕士以上的学业则让他们继续攻读。
而在此协议签署完毕后,中央也在秘密协调各个沦陷区党组织,让他们协助抗联做好在沦陷区招生的工作。保证能有足够的生源,以尽可能的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入苏联的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
事实上苏联人虽说要求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大学立即迁移回苏联境内。但是有几所德国占领区内的大学,直到四八年之后,那些位于苏德主战场的城市彻底完成重建,才陆续的搬迁回国内。
这个补充协议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部分,在整个战争之中一直在执行。苏联人也的确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接收数量,并且将一部分以前并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大学和学科,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开放。
直到整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也没有中断。以抗联选派留学生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最急需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国内奇缺的工科人才。
没办法直到建国之前,国内大学全部都加在一起,培养的学生有七成是学文的。剩下的三成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又占据了大部分。学习工业建设最急需的工科的学生,数量最多也就占据一成的比例。
别说现在国内的工科毕业生,能来到东北的不足三分之一。就算国内所有的工科大学生都来东北,甚至连眼下的工业建设所需人才都无法满足。没有人才所有关于工业方面的设想,都只能是一堆永远无法实现的幻影。
国内大学所谓的大师的确数量众多,但是这些大师即搞不了科学研究,又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知识。苏联模式虽说有弊端,学科的划分过于精细,很难培养出西方那样的全科人才。但是最起码解决了供与需之间矛盾,保证了建设所需的最基本人才需要。
至于所谓的人文自然、历史、哲学、社会学一类的科学,还是等解决了工业化最急需的人才之后再说。后世有人指责建国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大师。原来杨震还很是深以为然,以为的确是中国建国后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但真正回到这个时代之后,杨震却发现当年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除了特定的历史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国家为了改变工科人才奇缺的情况,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人才缺口过大,才是调整真正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弊端,当初的领导人也许不明白。但是苏联那种批量式的培养模式,却是成为解决当务之急的最便利手段。在所谓的质和量之间,尽可能的找到一种平衡,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燃眉之急。
第1819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文科之中集中了过多的资源。真正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数量相当的匮乏。无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绝大部分的工科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不能出国学习,要么只能转行,要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且大学收费虽说不算昂贵,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家庭可以问津的。学费很贵出来又很难找到工作,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工科学生,不像文科生学而优则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国进修,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更加限制了学习工科的人数。
有限的毕业生,又偏重在轻工业、采矿、铁路、化工等国内可以就业,主要是轻工业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业急需的人才数量很少。冶金、机械、动力、材料、造船等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奇缺无比。
不仅无法满足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这些人是重工业的底子,没有这些人也就不可能建设重工业。即便买来工业设备,也无法发挥应该有的效应。
单靠那些人文科学的大师,无论他们的名誉在显赫,他们的学识水平再高。也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任何的作用。富国强兵离不开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更离不开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谓的学者让他们研究历史、文学可能建树颇多。但是无论他们在妙笔生花,那些历史、哲学、人文科学对工业化建设,却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对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打造真正的工业强国,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能靠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还有什么社会学吗?这些东西能使得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英的全科模式,虽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质好于苏联模式。但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之下,培养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赶不上需要。
这种情况之下苏联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当初唯一的错误,就是将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压缩的太低了。将几个著名的综合大学,分拆的过细有些伤了元气,再想恢复相当的困难。
不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薄弱,国内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压缩文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杨震绝对不认为将当时的教会大学,收归国有是一个错误。
在一个大学生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年代里面,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急需的理工科学生,自然要占据优先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要让步。因为没有这些人才,根本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当回到这个年代,东北根据地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杨震是真正理解后世开国领导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尤其是急需的国防工业大规模的开始建设。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眼下根据地工业建设,除了设备进口因为资金以及美国出口方面的限制,进展并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总不能让一个学文学的,却搞石油勘探。让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飞机发动机设计。
即便从关内动员来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只能暂时勉强满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础研究的理科人员,剩下的工科人才数量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工业建设的速度,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杨震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向这些方向倾斜。将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质、机械、造船、动力等工科专业,有一样就学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一样方恨少。在自己已经既定目标之下,杨震实在无法忍受国内大学慢吞吞的培养模式,以及惨到极点的数量。要是等待国内的培养模式,就算那些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东北工作,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文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他坚持一个没有选择。而在与中央打通联系之后,他直接致电中央,希望眼下在苏联留学的全部都改学理工科。不要去学什么戏剧、哲学、自然科学等建设现代化国防事业,根本就用不上的东西,哪怕就是学农也好。
他并不认为研究这些东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而且关内的那些大学,类似的科系和学生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工业建设最缺乏的人才方面问题。剩下那些等到以后,依托国内大学培养已经足够了。
不过眼下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杨震依旧认为现在派出去的留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除了想办法与苏联沟通之外,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自己培养。他这个手伸的过长的东北局第二书记,除了军事问题之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当仁不让的接手过来。
搞的中央调来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局第三书记,几乎成了他的办事员。教育和对外谈判,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亲自主抓,别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尽管总指挥和那位主席对于他的越权和独断专行,并没有多说什么,也在一直支持他。
但是在教育上持续巨大投资,也多少让那位主管东北工业建设以及财经的党内经济专家,感觉到压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国人的部分贷款也好、援助也罢,但在战时首先要保障的浩大军费开资,已经让东北根据地的经济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几经苦战之后,抗联眼下控制的地区,面积虽然占据了东北大部分,但是整个东北精华的南满,还是控制在关东军手中。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以农业区为主,政府的财政来源稀少,是眼下抗联根据地主要的情况。
在加上中国历史上,即便当年洋务运动也赶不上,几乎可以用开天辟地来形容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还有战场上那些被打烂的城市重建,铁路线与公路线的维修,机场的建设。东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几乎年年都是一片通红的赤字。
如果不是眼下美国每年给的那笔贷款,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在眼下又增加这么大一笔教育经费支出,更是压的财政喘不过气来。眼下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几乎没有比军费少太多。这还是全军供给制,如果实行薪金制,恐怕东北的财政早就破产了。
尽管那位主席曾经多次找过杨震,希望能削减一些留学生数量,哪怕是眼下暂时减少一部分,让东北经济喘口气。等到目前的工厂都投入正常运转,投入数量略微减少一部分之后,他想增加多少都没有问题。
但最终杨震还是说服了他,非但没有减少留学生的选派人数,在从四二年开始,反倒是每年数量在原有翻一番的基础上,改为翻两番。用杨震的话来说,只要苏联人接收,就尽肯能多派。无论是学什么,只要是理工科都可以。
哪怕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暂时用不上的造船和船用发动机专业也要派人学。苏联人用二十多年实现了工业化,咱们现在虽说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要为不远将来的全国工业化进程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也正是对教育的如此重视,所以对此次苏联大学东迁,杨震看的相当重。只要苏联人同意这些学校对中苏两国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同等对待,他这个第二书记就坚决支持。尽管他明知道这几万苏联大学师生抵达东北之后,会带来多大的负担,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杨震与那位老资格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中央也特地从陕北,拨过来一千两黄金、十万银元。而这笔经费几乎是今年山东军区,从招远金矿为中央筹措的经费七成,外加中央从东北局上缴的经费之中结余的全部。
中央还将延安自然科学院,所有的学生连同稀少的教师一同都转到东北来。同时协调各个根据地选拔学生,只要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尽可能的选送东北。沦陷区的类似学生,只要能够动员出来也要尽可能多的选送东北。
苏联人在国内物资匮乏,出于减轻国内负担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资,用于前线的想法,也严格的履行了协议。甚至不管中国方面负担的情况之下,还超额完成了当初的协议。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做了一定的手脚。
比如说四三年迁移过来的几所大学,以文学、农学、医学,以及部分工科和师范类为主。
真正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大部分还是放在了国内。这样苏联人即减轻了国内的负担,也尽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么说,也给了杨震借窝下蛋的机会。而且也算是天随人愿,可能是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中国同志,不会在这个时候培养根本没有用处的造船技术人员。此次全部迁移到东北上课的唯一一所苏联大学,正好是专门培养造船行业的列宁格勒造船工学院。
在四二年这所大学迁移到东北之后,杨震第一时间便组织了一批已经完成俄语进修的学生报考。结果在战争年代,因为一切保障前线,而苏德战争又是以陆战为主,从四一年开始就没有招生。前几届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线,而显得空荡荡的这所学院在一次被塞满的时候,里面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中国人为主。
没办法第一年抗联就选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学生,九十多名研究生。这么一下来,这所苏联造船学院除了教授是苏联人之外,学生中国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个学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为该校现在师资力量异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学生,配备两到三个教授级人物教学。
第1820章 不中用的飓风
只是相对于教育协定方面执行的比较顺畅,在航空技术交换方面履行的却依旧磕磕绊绊。就好像不占点便宜很闹心一样的苏联人,总是在履行协议的时候做一番手脚,总是要揩点油才算甘心。
除了协议中的拉格三战斗机这种在苏军之中,已经绝大部分被转交给二线的战斗机,移交的比较痛快之外,其余的方面执行的时候没有一样是痛快的。不是交付的时间上托托拉拉,就是在数量上与协议的内容并不一致。
而协议之中关于航空技术交换的协定,原本杨震对苏联人拒绝提供性能更好的雅克一型战斗机作为临时替代品相当的恼火。但是在前线压力越来越大,英制飓风战斗机实在无法承担重任的情况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接收这批拉格三战斗机作为过渡。
没办法地面虽说进入休战状态,大家都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为下一场血战做准备。但是在空中,大大小小的空战从未平息过。自会战结束之后,整个东北与华北战场,形成了地面冷战,空中热战的局面。
日军为了解除抗联对日轰炸的基地,将抗联的对日空袭行动彻底的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及彻底的解决东北根据地,眼下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阻止抗联发展的脚步,削弱抗联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东南亚战场进入稳定期间之后,日军几乎抽调了绝大部分部署在太平洋上的陆军航空兵,返回东北与华北战场,而其中的重点就是东北战场。日军在南满和朝鲜半岛,部署了其陆军航空兵近一半的兵力。
同时随着日军陆军航空兵,将主力转向中国战场。感觉到腰杆子重新硬了起来的日本关东军,不断派遣大批的轰炸机,试图深入抗联后方摧毁抗联的轰炸机基地。当然还有抗联已经开始试运行的油田和钢铁工业基地,以及大后方的铁路线。
自抗联转入全线防御之后,地面上的战事虽然冷却了下来。但是整个东北地区上空,几乎每天都有激烈的空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从一开始的十几架、几十架,到最后的上百架。
而且随着日本陆军航空兵战略重点,逐步开始向中国战场转移。日本陆军新式飞机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型号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在增加。不仅日本陆军一式战斗机的各种型号,被优先投入东北战场。最新式的二式战斗机,第一批装备的就是朝鲜军和关东军。
相对于曾经数次交过手,虽说此次日军投入的是已经改进型号,但毕竟也算熟悉的一式。二式这种高空高速截击机,却是抗联第一次与之交手。而面对着这种因为发动机与机体不成比例,而外形有些奇怪,被抗联飞行人员给起了一个胖头鱼外号。
性能与日本陆军以往的战斗机,更注重空中格斗性能完全两样的飞机。被打得猝不及防的抗联航空兵,在多次的空战之中吃了大亏。以往注重中低空格斗性能的日本飞机,高空性能普遍都很差。
但这种飞机却是相当的另类,不仅高空性能异常的优异,而且速度也是日本飞机中最快的。其爬升率,也是日本现役战机里面最快的。虽说格斗性能差了一些,但是其速度却是以往日本战斗机无法相比的。
抗联在空中争夺战以及防空作战之中,面对一式战斗机基本型号,已经很勉强应对的飓风战斗机。实在无力同日军大量投入的一式改进型战斗机,以及随后投入空战的二式钟馗战斗机抗衡。
至于p三九战斗机,抗联可以将四三年的配额全部交给苏联方面。但希望苏联方面可以用他们并喜欢,而且在苏联极寒气候之下,很难保养的美制p四零战斗机,替换这些很受苏联人欢迎的美制战斗机。
当然苏联人愿意提供自己制造的新式战斗机,抗联也是很欢迎的。甚至如果苏联方面愿意转让技术的话,以及生产上协助的话。抗联可以用美援航空用铝的定额,为苏联制造一批他们现在还顾忌不上生产的新式战斗机。
在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唇枪舌战,用杨震的话来说,中苏两党、两军友好协商之后。双方在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签订了一个备忘录,双方都承认前一段时间签订的,抗联与苏联方面航空一揽子协议继续有效。双方将在整个战争期间,将继续分享相互的航空技术。
此份协议作为不久之前,两军签署的那份协议的补充协定。根据这份备忘录,苏联人在两种新式战斗机大批量量产之后,在年底之内向抗联提供二百架拉五战斗机,一百架雅克九战斗机。至于四三年的飞机供应量,则在下半年继续进行谈判。
但苏联人以目前苏德战场消耗巨大为借口,拒绝提供雅克一型战斗机,以及美制p四零战斗机作为新式飞机量产前的过度。但考虑到抗联目前的急迫需求,苏联方面先从太平洋舰队航空兵之中,抽调出二百架最新批次生产的拉格三战斗机,转交给抗联方面。
作为一种交换手段,抗联要将四三年全部美援份额之中的美制p三九战斗机,提供给苏联方面。也就是说这款美制飞机,在途径苏联的情况之下,苏联人将直接留下来自用,不在转交给抗联。
第1818章 借窝下蛋
苏联方面同意在就近的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为抗联培训几批技术工人。但是这几批技术工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苏德战争结束之前,必须要留在苏联境内工作。以补充苏德战争巨大伤亡,带来的人力不足问题。
但这些工人在苏联工作和学习期间,所需的物资保障,由抗联自己负担。但苏联方面,并不限制抗联提供工人的人数。不过这批工人,只能在阿穆尔共青城的工厂区活动。如果擅自进入苏联指定区域之外,那么苏联人有根据苏联法律逮捕并审批他们的权利。
不过在谈判之中,苏联人并未接受抗联的“好意”,将继续按照原来的协议,而是继续坚持将原来签订协议中,作为被扣美制坦克补偿的英制坦克转交给抗联。只是在其提出提高美制坦克转交给抗联的比例之后。
苏联方面将答应,将所有的德制坦克战利品,在进行维修之后转交给抗联方面,以保证抗联在坦克数量的上需要。如果德制坦克数量无法满足抗联的需要,那么苏联方面将从英制坦克份额之中,给予抗联一定的补充。
至于杨震苏联人提供技术协助,抗联为其生产更新式战斗机的协议,苏联人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但是答应了抗联的要求,将苏联专家对美制轰炸机的研究工作放在中国境内进行,抗联可以抽调工程技术人员随同学习。
苏联方面也同意,加大对抗联留学生的接收力度。所有理工科项目,包括原来限制中国方面选派人数的高能物理等专业,将全面对中国党方面开放。只要能通过苏联的入学考试,苏联方面将会全盘接受这些留学生学习。
但所有的学费和物资需要,都由中国党自己负责。同时苏联方面也同意,在抗联承担薪金的情况之下,选派一批专家到抗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一系列专科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以弥补中国同志创办的这几所学校,师资力量现在还很不充足的现状。
不过对于苏联方面提出,在国内物资匮乏局面越来越严重,甚至基本供应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的情况之下。希望中国同志能够加大对苏联谷物以及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改变苏联目前遭遇的粮食困境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杨震在与作为赴代表团长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经过协商之后。提出将东迁的几个大学,暂时迁移到东北境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暂时合并,以保证几所大学的供应,并减轻苏联方面的粮食压力。
只要苏联人同意这几座苏联大学在东北期间,理工科将对中国学生全面招生。所有迁移到中国东北苏联大学师生的供应问题,全部由中国方面解决。同时抗联保证这些大学师生的安全,在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师生要全部返回苏联。
在几经协商之后,苏联人最终同意了这个交换的要求。但提出在这些大学返回苏联境内的时候,抗联方面不得以任何的借口,扣留任何教职人员和学生。一旦战争形势稳定下来,苏联方面将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大学迁移回苏联。
不过这几所大学在中国境内期间的中国学生,可以随同迁移回苏联继续就读。而且抗联要为所有进入中国境内苏联大学的学生,支付与在苏联境内留学生一样的学费。不过考虑到中国同志的经济承受能力,苏联人同意部分学费,可以用农产品和煤炭折价支付,不再要求中国同志全部支付现金。
这份协议在谈判的时候,过程根本就没有杨震后来说的那么温和,那些话只是一些形容词而已。整个谈判过程,可谓是剑拔弩张。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谈判,才最终完成所有的谈判。不过谈判过程虽说艰辛了一些,但是苏联方面落实的却很快。
在协议还未最后签署的时候,在杨震的坚决要求并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之下,苏联人转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战斗机,已经运到东北境内。在协议签字的头三天,所有的拉格战斗机,已经全部转交完毕。
而第一批东迁的几所大学,在协议刚进入落实的步骤,甚至东北局还未来得及准备校舍,这批基本上以苏联沦陷区迁出来的大学为主,所有师生连同教职员工中并未征兵的人,就已经抵达佳木斯。
这批大学有被包围之前,紧急被从列宁格勒出来疏散的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医学院、列宁格勒交通大学等位于列宁格勒地区的大学。以及丢失之前紧急撤离的基辅大学、白俄罗斯大学,白俄罗斯铁路与交通学院,白俄罗斯医学院、第聂伯河大学等沦陷区大学。
苏联人重视高等教育的程度,远不是中国人可以相比的。在国内物资供应匮乏,东迁的各个大学学生,虽说作为重点保障部门,但也一样遭受物资匮乏的困扰。煤炭、粮食、糖类配给数量严重不足,肉类更是难以一见。
战争爆发一年多来,虽说沦陷区的大学基本都抢救了出来。有的迁移到了中亚,有的迁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亚。但在国内整体供应局面恶劣的情况之下,这些大学师生与所有苏联国民一样,普遍都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已经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次序。
为了保证这些大学教育能够不被战争打乱,为了保证这些教授和大学生的身体和营养。苏联人最终同意了将东迁大学的一部分,迁移到物资供应保障相对稳定的中国东北继续开课。作为交换,这些大学将增加在中国招生的数量。
随着四三年苏联国内出现灾荒,供应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紧急与延安商议之后,按照东北的承受能力,苏联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迁移的部分大学之外,又紧急迁移了十六所大学进入东北作为临时的教学点。
甚至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因为战线并未远离莫斯科,而留在乌拉尔地区的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财经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也迁移到了东北。新成立的石油学院,则压根就转到哈尔滨成立。
不过尽管苏联方面接受了中国同志的好意,将一部分大学转到中国东北。但是这些大学的所有研究所,无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国内,一个也没有迁移到中国。即便是农业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国内。而且迁移到东北的大学,很多都是师范类的大学。
尽管大批的苏联师生进入东北境内,极大的加重了东北的负担。但杨震依旧认为这个协议,相比抗联向苏联方面选派留学生还是划算的。中国人的确需要航空工程等专家,但一样需要铁路和交通,电力与水利方面的专家。
对医生的需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需求。农业专家,也是一样缺乏的。只要苏联人答应将这些大学对中国人招生,那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有了借鸡下蛋的地方,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管他什么大学,只要能招收中国学生就好。不过杨震经过与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再三商议之后,还是将选派学生的重点放在几所工学院和医学院上。至于原来的一批原定于回国担任教授和讲师的原留学生,如果考上硕士以上的学业则让他们继续攻读。
而在此协议签署完毕后,中央也在秘密协调各个沦陷区党组织,让他们协助抗联做好在沦陷区招生的工作。保证能有足够的生源,以尽可能的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入苏联的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
事实上苏联人虽说要求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大学立即迁移回苏联境内。但是有几所德国占领区内的大学,直到四八年之后,那些位于苏德主战场的城市彻底完成重建,才陆续的搬迁回国内。
这个补充协议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部分,在整个战争之中一直在执行。苏联人也的确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接收数量,并且将一部分以前并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大学和学科,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开放。
直到整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也没有中断。以抗联选派留学生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最急需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国内奇缺的工科人才。
没办法直到建国之前,国内大学全部都加在一起,培养的学生有七成是学文的。剩下的三成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又占据了大部分。学习工业建设最急需的工科的学生,数量最多也就占据一成的比例。
别说现在国内的工科毕业生,能来到东北的不足三分之一。就算国内所有的工科大学生都来东北,甚至连眼下的工业建设所需人才都无法满足。没有人才所有关于工业方面的设想,都只能是一堆永远无法实现的幻影。
国内大学所谓的大师的确数量众多,但是这些大师即搞不了科学研究,又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知识。苏联模式虽说有弊端,学科的划分过于精细,很难培养出西方那样的全科人才。但是最起码解决了供与需之间矛盾,保证了建设所需的最基本人才需要。
至于所谓的人文自然、历史、哲学、社会学一类的科学,还是等解决了工业化最急需的人才之后再说。后世有人指责建国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大师。原来杨震还很是深以为然,以为的确是中国建国后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但真正回到这个时代之后,杨震却发现当年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除了特定的历史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国家为了改变工科人才奇缺的情况,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人才缺口过大,才是调整真正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弊端,当初的领导人也许不明白。但是苏联那种批量式的培养模式,却是成为解决当务之急的最便利手段。在所谓的质和量之间,尽可能的找到一种平衡,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燃眉之急。
第1819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
旧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文科之中集中了过多的资源。真正急需的理工科人才,数量相当的匮乏。无大规模的现代化工业,绝大部分的工科学生毕业即失业。如果不能出国学习,要么只能转行,要么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而且大学收费虽说不算昂贵,但也不是普通的家庭,尤其是占中国大部分的农民家庭可以问津的。学费很贵出来又很难找到工作,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工科学生,不像文科生学而优则可以仕,如果不能留校或是出国进修,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更加限制了学习工科的人数。
有限的毕业生,又偏重在轻工业、采矿、铁路、化工等国内可以就业,主要是轻工业和交通方面,真正重工业急需的人才数量很少。冶金、机械、动力、材料、造船等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奇缺无比。
不仅无法满足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而且也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这些人是重工业的底子,没有这些人也就不可能建设重工业。即便买来工业设备,也无法发挥应该有的效应。
单靠那些人文科学的大师,无论他们的名誉在显赫,他们的学识水平再高。也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任何的作用。富国强兵离不开工业,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更离不开大量的理工科人才。
那些所谓的学者让他们研究历史、文学可能建树颇多。但是无论他们在妙笔生花,那些历史、哲学、人文科学对工业化建设,却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但是这些人对建设现代化的工业,打造真正的工业强国,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
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能靠研究历史与自然科学,还有什么社会学吗?这些东西能使得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富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至于美英的全科模式,虽说培养出来的学生质好于苏联模式。但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之下,培养的速度和数量远远赶不上需要。
这种情况之下苏联模式,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也许当初唯一的错误,就是将综合性大学的数量压缩的太低了。将几个著名的综合大学,分拆的过细有些伤了元气,再想恢复相当的困难。
不过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薄弱,国内文盲占据绝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压缩文科专业,重点发展理工科,尤其是最急需的工科专业,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且杨震绝对不认为将当时的教会大学,收归国有是一个错误。
在一个大学生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年代里面,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急需的理工科学生,自然要占据优先地位。在这个前提之下,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要让步。因为没有这些人才,根本就无法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当回到这个年代,东北根据地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候,杨震是真正理解后世开国领导人的苦衷了。一方面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尤其是急需的国防工业大规模的开始建设。一方面是工科人才巨大的缺口,有限的人才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眼下根据地工业建设,除了设备进口因为资金以及美国出口方面的限制,进展并不快之外。最大的困难,就是合格的工科人才奇缺。你总不能让一个学文学的,却搞石油勘探。让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去研究飞机发动机设计。
即便从关内动员来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只能暂时勉强满足最低需求。在除去其中搞基础研究的理科人员,剩下的工科人才数量低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人才的困境,不仅限制了工业建设的速度,甚至还影响到了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所以杨震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在逼迫无奈的情况之下,也只能向这些方向倾斜。将最急需的工科方面,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冶金、化工、地质、机械、造船、动力等工科专业,有一样就学一样。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也一样方恨少。在自己已经既定目标之下,杨震实在无法忍受国内大学慢吞吞的培养模式,以及惨到极点的数量。要是等待国内的培养模式,就算那些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东北工作,恐怕也满足不了需要量的十分之一。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的时候,文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他坚持一个没有选择。而在与中央打通联系之后,他直接致电中央,希望眼下在苏联留学的全部都改学理工科。不要去学什么戏剧、哲学、自然科学等建设现代化国防事业,根本就用不上的东西,哪怕就是学农也好。
他并不认为研究这些东西,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而且关内的那些大学,类似的科系和学生已经足够多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工业建设最缺乏的人才方面问题。剩下那些等到以后,依托国内大学培养已经足够了。
不过眼下虽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但杨震依旧认为现在派出去的留学生,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除了想办法与苏联沟通之外,他也在不断的想办法自己培养。他这个手伸的过长的东北局第二书记,除了军事问题之外,所有的教育工作当仁不让的接手过来。
搞的中央调来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局第三书记,几乎成了他的办事员。教育和对外谈判,这两项工作基本上是由他亲自主抓,别人根本就插不上手。尽管总指挥和那位主席对于他的越权和独断专行,并没有多说什么,也在一直支持他。
但是在教育上持续巨大投资,也多少让那位主管东北工业建设以及财经的党内经济专家,感觉到压力巨大。即便眼下有美国人的部分贷款也好、援助也罢,但在战时首先要保障的浩大军费开资,已经让东北根据地的经济多少有些不堪重荷。
在几经苦战之后,抗联眼下控制的地区,面积虽然占据了东北大部分,但是整个东北精华的南满,还是控制在关东军手中。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以农业区为主,政府的财政来源稀少,是眼下抗联根据地主要的情况。
在加上中国历史上,即便当年洋务运动也赶不上,几乎可以用开天辟地来形容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所要投入的巨额资金。还有战场上那些被打烂的城市重建,铁路线与公路线的维修,机场的建设。东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几乎年年都是一片通红的赤字。
如果不是眼下美国每年给的那笔贷款,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在眼下又增加这么大一笔教育经费支出,更是压的财政喘不过气来。眼下每年的教育经费支出,几乎没有比军费少太多。这还是全军供给制,如果实行薪金制,恐怕东北的财政早就破产了。
尽管那位主席曾经多次找过杨震,希望能削减一些留学生数量,哪怕是眼下暂时减少一部分,让东北经济喘口气。等到目前的工厂都投入正常运转,投入数量略微减少一部分之后,他想增加多少都没有问题。
但最终杨震还是说服了他,非但没有减少留学生的选派人数,在从四二年开始,反倒是每年数量在原有翻一番的基础上,改为翻两番。用杨震的话来说,只要苏联人接收,就尽肯能多派。无论是学什么,只要是理工科都可以。
哪怕就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暂时用不上的造船和船用发动机专业也要派人学。苏联人用二十多年实现了工业化,咱们现在虽说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要为不远将来的全国工业化进程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也正是对教育的如此重视,所以对此次苏联大学东迁,杨震看的相当重。只要苏联人同意这些学校对中苏两国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同等对待,他这个第二书记就坚决支持。尽管他明知道这几万苏联大学师生抵达东北之后,会带来多大的负担,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但在中央的支持之下,杨震与那位老资格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最终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中央也特地从陕北,拨过来一千两黄金、十万银元。而这笔经费几乎是今年山东军区,从招远金矿为中央筹措的经费七成,外加中央从东北局上缴的经费之中结余的全部。
中央还将延安自然科学院,所有的学生连同稀少的教师一同都转到东北来。同时协调各个根据地选拔学生,只要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尽可能的选送东北。沦陷区的类似学生,只要能够动员出来也要尽可能多的选送东北。
苏联人在国内物资匮乏,出于减轻国内负担以便可以集中更多的物资,用于前线的想法,也严格的履行了协议。甚至不管中国方面负担的情况之下,还超额完成了当初的协议。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也做了一定的手脚。
比如说四三年迁移过来的几所大学,以文学、农学、医学,以及部分工科和师范类为主。
真正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大部分还是放在了国内。这样苏联人即减轻了国内的负担,也尽可能的避免了可能的人才外流。
但不管怎么说,也给了杨震借窝下蛋的机会。而且也算是天随人愿,可能是苏联人认为他们的中国同志,不会在这个时候培养根本没有用处的造船技术人员。此次全部迁移到东北上课的唯一一所苏联大学,正好是专门培养造船行业的列宁格勒造船工学院。
在四二年这所大学迁移到东北之后,杨震第一时间便组织了一批已经完成俄语进修的学生报考。结果在战争年代,因为一切保障前线,而苏德战争又是以陆战为主,从四一年开始就没有招生。前几届的在校生又很多去了前线,而显得空荡荡的这所学院在一次被塞满的时候,里面的学生已经变成了中国人为主。
没办法第一年抗联就选送了一千二百名本科学生,九十多名研究生。这么一下来,这所苏联造船学院除了教授是苏联人之外,学生中国人反倒是占了六成。而且每个学生基本上都享受到了特等教育,因为该校现在师资力量异常的充沛。可以做到五十名学生,配备两到三个教授级人物教学。
第1820章 不中用的飓风
只是相对于教育协定方面执行的比较顺畅,在航空技术交换方面履行的却依旧磕磕绊绊。就好像不占点便宜很闹心一样的苏联人,总是在履行协议的时候做一番手脚,总是要揩点油才算甘心。
除了协议中的拉格三战斗机这种在苏军之中,已经绝大部分被转交给二线的战斗机,移交的比较痛快之外,其余的方面执行的时候没有一样是痛快的。不是交付的时间上托托拉拉,就是在数量上与协议的内容并不一致。
而协议之中关于航空技术交换的协定,原本杨震对苏联人拒绝提供性能更好的雅克一型战斗机作为临时替代品相当的恼火。但是在前线压力越来越大,英制飓风战斗机实在无法承担重任的情况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接收这批拉格三战斗机作为过渡。
没办法地面虽说进入休战状态,大家都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为下一场血战做准备。但是在空中,大大小小的空战从未平息过。自会战结束之后,整个东北与华北战场,形成了地面冷战,空中热战的局面。
日军为了解除抗联对日轰炸的基地,将抗联的对日空袭行动彻底的扼杀在萌芽状态。以及彻底的解决东北根据地,眼下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建设,阻止抗联发展的脚步,削弱抗联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东南亚战场进入稳定期间之后,日军几乎抽调了绝大部分部署在太平洋上的陆军航空兵,返回东北与华北战场,而其中的重点就是东北战场。日军在南满和朝鲜半岛,部署了其陆军航空兵近一半的兵力。
同时随着日军陆军航空兵,将主力转向中国战场。感觉到腰杆子重新硬了起来的日本关东军,不断派遣大批的轰炸机,试图深入抗联后方摧毁抗联的轰炸机基地。当然还有抗联已经开始试运行的油田和钢铁工业基地,以及大后方的铁路线。
自抗联转入全线防御之后,地面上的战事虽然冷却了下来。但是整个东北地区上空,几乎每天都有激烈的空战爆发。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从一开始的十几架、几十架,到最后的上百架。
而且随着日本陆军航空兵战略重点,逐步开始向中国战场转移。日本陆军新式飞机投入到中国战场的型号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在增加。不仅日本陆军一式战斗机的各种型号,被优先投入东北战场。最新式的二式战斗机,第一批装备的就是朝鲜军和关东军。
相对于曾经数次交过手,虽说此次日军投入的是已经改进型号,但毕竟也算熟悉的一式。二式这种高空高速截击机,却是抗联第一次与之交手。而面对着这种因为发动机与机体不成比例,而外形有些奇怪,被抗联飞行人员给起了一个胖头鱼外号。
性能与日本陆军以往的战斗机,更注重空中格斗性能完全两样的飞机。被打得猝不及防的抗联航空兵,在多次的空战之中吃了大亏。以往注重中低空格斗性能的日本飞机,高空性能普遍都很差。
但这种飞机却是相当的另类,不仅高空性能异常的优异,而且速度也是日本飞机中最快的。其爬升率,也是日本现役战机里面最快的。虽说格斗性能差了一些,但是其速度却是以往日本战斗机无法相比的。
抗联在空中争夺战以及防空作战之中,面对一式战斗机基本型号,已经很勉强应对的飓风战斗机。实在无力同日军大量投入的一式改进型战斗机,以及随后投入空战的二式钟馗战斗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