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长安_分卷阅读_83
  第一百三十一章钟馗(10)
  虽说早有预料,但是真的听到这个答案时,引商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别扭。当初她可是真心想要与这个人相伴一辈子的,虽说动机不纯,可是心思早已打定了。如今听到对方亲口承认他从未动过与她成亲的心思,甚至十分不情愿,她说是不失落才是怪事。
  但凡是天定姻缘,哪怕两人之间有着贵贱悬隔,吴楚异乡,仇敌之怨也终不可逭。
  可是靠近归靠近,结缘归结缘,亲密无间相伴之时,这心里头到底是怎样想的,就连老天都管不了。
  气氛一时有些僵持,花渡本是憋了一肚子的话想来找她说,可是眼下也不知自己该不该进门,只能站在门外犹豫着自己是不是将话说早了。
  每到这种时候,打破僵局的永远是姜华鸢。
  只是这一次,华鸢也一言未发,站在楼梯上打量了这两人一眼,眸色一沉,突然就迈开腿向楼下走来。
  他一动,门外的花渡也察觉到了他的动作,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手中红伞。
  华鸢的脚步越来越快却没发出半点声响,引商是在抬眸看到花渡脸上的神情时才意识到不对,而待她扭过头看去的时候,华鸢与她已经仅有一步之隔,她吃了一惊,情不自禁的便想后退去,却因后面便是门槛,险些绊了一跤,幸得华鸢及时伸手揽在了她的腰际,然后借着将她揽向自己的动作向前了一步,一旋身间,另一只手已经到了花渡眼前。
  这一招看似是冲着花渡那双眼睛去的,但在花渡向后闪身的时候,那只手也在眨眼间改了方向直取对方手中纸伞。
  “哗!”伞面在半空中撑开,刚好遮蔽住了清晨第一缕阳光。
  哪怕那是唯一一把武器,纸伞脱手飞向半空时,花渡也来不及去将其扯回来,目光只落在近在咫尺的华鸢身上,对方步步逼近,他唯有飞快的向后退去,一掠足有十几丈,最后落在了平康坊街上另一座宅子的屋顶上,可也连半瞬都不敢多加停留,很快就转身向更远处跃去。
  在他们两人身后,独自被留在家中的引商傻了眼。这变故来得太突然,她甚至都来不及反应。
  怎么就无缘无故打了起来呢?
  这种时候,身为凡人的无力就体现出来了。他们的动作太快,一晃眼间就没了踪影,她匆匆追出院门之后也只是与一个迎面而来的少年撞了个满怀,再一抬眸,哪还有那两人的身影?
  “姐姐?”跟她相撞的少年反倒先叫出了声,“没想到一回来就能看见你。”
  在这世上,唤她为“姐姐”的除了程念那个小傻子,就只剩下枕临那个二傻子了。
  而比起对方来,引商更觉惊喜,她打量了面前的少年一眼,几乎以为自己认错了人,“枕临?”
  时隔半年,一直不见踪影的枕临就这样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还像从前那样带着满脸的傻气,半点没变。
  “这半年你去哪儿了?”她拉着他的衣袖便不准备放手了,以防他再次不声不响的跑掉。
  枕临任她拉着,脸上却多了一丝哀色,“家中遭了难,我哥哥他……他……”
  不消多说,引商也能隐约猜出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枕临这孩子毕竟心善,哪怕兄长们已经将他赶出家门,他也是惦记着家人的。但这其中的曲折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她便也没有追问下去。
  过了一会儿,枕临似乎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了,这才问她,“你急急忙忙的出门是要做什么去?”
  枕临来道观太晚,与花渡也不算相识,一句两句解释不清,引商只能告诉他,“我在找华鸢。”
  谁知这句话说完之后,枕临反倒反过来扯了她的袖子说道,“那我带你去啊。”
  未等她点头或是摇头,他已经扯着她向着半空一跃,很快在这条街上百姓们的惊呼声中飞上了天,竟连障眼法都不用!
  身子悬在空中的引商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脸,心想这回在长安城算是住不下去了。青天白日,哪有这么明目张胆告诉别人自己并非凡人的?
  可是枕临哪懂这些,高高兴兴的带她在长安城的上空盘旋着寻找华鸢的踪影。没一会儿,就在丹凤门附近停下了。从这里,可以遥遥望见左右金吾卫仗院,而她想要寻找的那两个身影就在那边。
  这里是金吾卫的地盘,那两人所站的院子里难免摆着一些刀枪剑戟,花渡没了那把红伞便没了庇身的法宝,眼下干脆从兵器架上拿了一把长刀出来。华鸢就站在他对面,反手一抽,也抽出杆□□来。
  世间兵刃种类虽多,不巧的是,这两个在此对峙的人偏偏都懂一些。
  不论道行高低,不比法术高明,倒像是寻常的凡人一般,较量下“真功夫”,这看起来反倒公平一些。
  可是引商却知道华鸢没这么好心。他不以道行欺人,无非是怕自己动动嘴皮子就能制服花渡,那样岂不是很无趣?倒不如打上这一场,他可是不知憋了多久的怒气,只等着今天全在拳脚上找回来。
  对这两个男人来说,根本不必开口,有些事已经憋在心底许久了,心照不宣。从前只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才维持了那相安无事的表象,如今,由引商先扯开了一道裂缝,那他们也不必再强装下去了。
  一个不甘心自己无辜惨死,一个不甘心心仪之人注定要嫁给对方,只因一句“不甘心”,生生世世都陷在这恩怨纠缠之中,无法挣脱。
  “咣!”不知是谁先甩脱了手中兵刃。
  花渡赤手空拳的功夫也算是阴差中数一数二的了,不然怎么会被派来守这长安城,可在姜华鸢面前,却占不到多少上风。两人从金吾卫仗院一路打到了太液池,宫中但凡有能看到他们二人的宫人都纷纷惊叫出声,没一会儿,宫中的禁卫便将太液池围了个水泄不通,只是这么一会儿工夫,华鸢早在太液池附近设下了一层屏障,凡人哪能看到他们在水面上方的身影,至多是觉得那水面波纹不同寻常。刚好信王此时也在宫中,便唤了身旁宫人道,“去请阿翁。”
  凡是皇子公主,都唤高力士一声“阿翁”,无论是宫中还是朝野上的大事,也大多会经他的手。
  消息送过去的时候,高力士还在圣人身边服侍着。只有圣人身边几个亲近的人才知道,自从上次出外巡游之后,圣人便染上了这说不清的病,怎么也不见好,昨天夜里勉强入睡,到了半夜又像是魇住了似的魂不附体,直到现在还唤不醒。故此,当这“宫中有鬼影”的消息传来时,高力士仔细琢磨了一会儿,面上未露异色,心里却已将此事与圣人久治不愈一事联系了起来。
  想了片刻,他正要开口,“去……”,这后半句话却在看到圣人突然坐起时生生咽了回去。
  一场大梦,皇帝惊醒时额上已经铺了一层薄汗,而他来不及细思许多,便唤身边的人,“去,快去叫那吴道玄过来。”
  下面的人哪敢耽搁圣人的事,连忙应了声去找人了。而坐在床榻上的皇帝也不顾身边的人如何关心询问,还在想着梦中的那一幕。他自出外巡游回来之后就得了这重病,久治不好,昨夜更是梦到一个穿着红衣的小鬼偷走了宫中珍宝,幸好,在危急之时,又冒出了个铁面虬髯的大鬼,一口吃掉了那小鬼不说,还对他说现在阴间大乱,这长安城里也不太平,若再有这小鬼扰人的麻烦,尽管唤其前来相助。
  皇帝自是不解,高声问其来历。
  而那人则答道,“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生前因貌丑没能高中,便在殿前触阶而死,死后专在人间做些降鬼除魔之事。”
  等对方说完这话,皇帝就从梦中惊醒了,醒来只觉一身轻松,那一直未能痊愈的病竟然就这样好了,震惊之下自要先唤吴道子过来将画中那个钟馗画下来。
  而这事,他也并未打算瞒着身边最亲近的高力士,三言两语说完了梦中这一番经历之后,便问对方如何看待这奇事。
  圣人每说一句,高力士的眸色便暗上一暗,最后沉吟许久,不由说道,“暂且不提长安城里鬼怪作祟这事。若那钟馗真有本事,不如先叫他去太液池收了两个作祟的小鬼。”
  说罢,又将宫人们今日的见闻说了一遍。
  听闻宫中竟发生了这种事情,皇帝也难免心中一惊,可是震惊过后便是震怒。就算这世上真有什么鬼怪地府,他也是这阳世的皇帝,怎能容忍那些小鬼在这皇宫之中作祟?
  想到这儿,他不由伸出左手在榻上敲了三下,一下重两下轻,说道,“钟正南。”想了想,又对着门外唤了一声,“源先生。”
  *
  “轰隆!”天空中一道闷雷响,风雨欲来。
  引商独自趴在太液池旁边的一座宫殿上方,若不是自己还会些隐匿身形的本事,恐怕早被宫中禁卫手中的弓箭射穿了。
  早在片刻之前,枕临不知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竟然扔下她独自在这儿便匆匆离开,而在太液池的那两个男人倒像是发了疯一般,直到现在还没打完。
  若说胜负,其实早已分出来了。
  这么久过去,除了发丝有些凌乱,华鸢竟是毫发无伤。而花渡带着一身的血,若不是拼着一口气,早有些支撑不下去。不是他弱,怪只怪,人外有人。
  生前武艺再精湛,终是比不过一个半生戎马的人。
  “咳……咳咳……”又咳出一口血来,花渡勉强支撑着身体站在池子中央,而在他面前的那个人似乎并未打算罢手。
  “轰隆!”又是一声雷响,倾盆大雨几乎是转瞬浇下。
  大雨之中,几乎被雨水蒙住了双眼的花渡仅凭本能挥手挡下面前之人的一击,可是下一瞬,他便知道自己判断错了。那人并非想要与他整个高下,而是想要置他于死地。
  对方的双手已经死死钳住他的脖颈,用力之下几乎将他压进了水中。而岸边,刚刚赶来的钟馗正想着如何破了这障眼法,另一侧,衣着华丽的年轻男子却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纸人,然后不知念了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咒语。金光闪过,倏然间,一庞然大物坠入水中,震得水波大动激起千层浪。
  水浪侵入耳鼻几近本已几近窒息,脖颈上的力道却丝毫未减,那禁锢似乎越来越紧,扼得他喘不上气来。瓢泼大雨之中,花渡勉强眯起了眼睛,看到的却是盘踞在水中的庞然大物,似蛇非蛇,形容可怖,而就在不远处,一形貌奇异的大汉正举着手中兵刃向着这边怒目而视。
  大雨,从未见过的怪物,面目可憎的厉鬼……还有这扼着脖颈的力道……
  花渡只觉得自己早已喘不过气来,可是偏偏无法晕厥过去,朦朦胧胧之间,神智也不再清醒。其实他本是见过源伊澄、钟馗等人的,可是此刻却偏偏记不起了,一心只想着眼前这熟悉的景象到底是在何时见过。
  他该是见过与这相似的阵势,定是见过,经历过。
  到底是在何时?
  到底是何时!!!
  “小谢……小谢!”不知是何人在他耳畔轻声唤着这个名字。
  茫然间,花渡模模糊糊的应了一声,可是下一瞬便想到自己不该回应这称呼。大惊之下,他不由猛地睁开双眼。
  雨仍未停,捏着他脖子的那个人也仍未放开双手,反倒扯出个灿然的笑容来,“小谢,何必多管闲事。”
  多少年前,似乎也有人说出了这样的话,也是以这少年般天真的神色笑着开口,那行径,却堪比厉鬼。
  万千思绪齐齐涌上心头,过往种种一一在脑中闪过,花渡身子一僵,眉梢唇角尽是颤着。
  “真的,是你。”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宁康元年(1)
  东晋,咸安二年,七月,简文帝崩,临终改诏曰:“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温望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当居摄。既不副所望,甚愤怨,与弟冲书曰:“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温疑王坦之、谢安所为,必衔之。诏谢安征文入辅,温又辞。
  冬,十月,丁卯,葬简文帝于东平陵。
  宁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大赦,改元。
  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是时,都下人情汹汹,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
  *
  “你这是要往何处去?”
  一大早,谢宅门外就传来了这样一声喊。
  在这条街上敢这样大呼小叫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刚刚将腿迈出大门的谢瑶连头都未抬,就回了一句,“会稽。”
  说罢,扭头一看,果然看到了宣澄那张永远挂着笑的脸。
  若是换做往日,宣澄定不会起得这样早,可是今日也不知是中了什么邪,一大清早就跑到这边来,两人刚好撞了个正着。
  “这个时候去会稽?”听他说完,宣澄自是一脸的诧异,连忙加快了脚步走到他跟前,仔细将他打量了一遍,“你可知这几日外面都在说些什么。”
  说什么?无非是在说大司马桓温这次回建康是想杀王坦之、谢安二人。自从去年先帝驾崩之后,大司马就为了自己没能得到先帝禅位或是得到摄政之权而心怀怨恨,疑心此事乃是王坦之、谢安从中作梗,故此一直没有入朝,眼下回了建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京中流言四起,都说他这次就是为了铲除异己颠覆这晋朝。而谢瑶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建康回会稽,实在是让人不解。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逃去会稽避难呢!”宣澄一向是心里想着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顾忌。何况他说的也是事实。现在建康流言四起,谢瑶这一走,被别人知道的话,岂不是会说当儿子的怕被父亲的事情连累,早早逃了。
  偏偏谢瑶不在乎这个,闻言也只是一笑,“旁人想说便说,我回会稽只是去探望旧友,与此事何干?”
  因着年幼时曾居于会稽山阴的缘故,他有许多友人都是住在那里的,这一次回去也是早已定好的事情,并非临时起意。
  “何况,阿父自有他的主张,即便我留下来也改变不了什么。”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也确实没有多少担忧。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又有多大的本事,他这个当儿子的自然清楚。而他此回会稽,也是与父亲商量过的,算不得自作主张。
  “你们这一家子……真是……”宣澄不知该怎样说才是。
  世人皆知陈郡谢氏是诗礼簪缨之家,能与之齐名并肩的只有琅琊王氏,后世更有书云——“山□□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可在宣澄看来,谢家这一大家子都与寻常的世家子弟不同,说是遇事从容不迫,倒不如说是根本不知道“畏惧”为何物,平日里最怕麻烦,一旦遇上生死大事了,反倒不会放在眼里,怎样胆大就怎样行事。
  当儿子的不担心父亲的安危,当父亲的,竟也不管管儿子的死活。谢瑶若是在离开建康回会稽的途中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宣澄知道自己不该有这样毫无根据的猜测,可是这次与往次不同,许是北虏那边不平静吧,他这几日也总觉着心神不宁,好像要出大事一般。
  “你还是别……”他刚想劝劝好友别去了,就见后者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身就回了府里,徒留他一个人傻站在门口愣愣的喊着,“你怎么又回去了?不走了吗?不走最好!”
  已经进了门的谢瑶没理会他,回了府之后便径直走向了后院。